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康乐、大河、明花、皇城区及马蹄区的友爱乡,还有酒泉市肃州区的黄泥堡裕固乡,居住着13719名裕固族人(据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他们自称尧呼尔,属于甘肃的少数民族,以古代回鹘人的一支黄头回鹘为主体,融合蒙、藏等民族而形成。 1953年7月15~18日,甘肃省酒泉专署主持召开了祁连山北麓各族各界人士座谈会,会议统一了裕固族的民族名称。大家充分讨论后同意定名为与自称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二字作为族名,兼取汉语富裕巩(坚)固之意。1954年成立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区)县人
公元840年,因内乱、天灾以及敌族的攻击,回鹘人建立的回纥汗国灭亡。回鹘余部向西、南迁徙。一支西迁到吐鲁番盆地的回鹘人,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 高昌回鹘立国之初,国势强盛,疆域辽阔:东起哈密,西至冰达坂(阿克苏北部),北抵焉耆至塔里木北缘、罗布泊等地,与喀喇汗王朝对峙,南面与于阗国隔碛相望,形成了西域三足鼎立的格局。 高昌回鹘建国时,摩尼教已居于统治地位。摩尼教对回鹘人民族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使这个粗犷尚武的民族接触到一种包含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宗教教理。摩尼教徒们赋予经书非常突出
据后人统计,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有十大学术成就,解读和研究吐火罗文,是其十大学术成就中的第三项。 通常认为,吐火罗文的初步解读成功,是以德国教授E.Sieg、W.Siegling于1921年出版的《吐火罗文残卷》为标志。他们根据吐火罗语的数词、亲属名称、家畜名称和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同印欧语系其他语言完全对应这一事实,首先确定它属于印欧语系。10年后,1931年E.Sieg、W.Siegling、W.Schulze合作的巨著《吐火罗文语法》的出版,则意味着解读吐火罗文开始有规律可循。但在吐火罗文里
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吐鲁番、焉耆和库车等地,有人从寺庙及洞窟的废墟中,发掘出一些残缺文献。在那些文献上,有一种奇怪的文字。这些文字用中亚的婆罗米斜体字母拼写,行文时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不分词,音节间无空格,行文中没有声调符号,字符有一定的结构规律,元音以符号形式加写在辅音字母的上方或下方。当时没有人能看懂它们所表达的意思,并且人们也不知道它们属于哪种语言。 1907年,德国语言学家缪勒(F.W.K.Muller)从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的回鹘文译本中发现一条题记,其中提到这部回鹘文写经译自
行书是颇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它写起来比楷书方便,又比草书容易辨识,最为便捷实用,还能够充分表现书家的情感。行书是学习书法的必修课,学好它对我们认识书法的规律大有裨益。 便捷实用:备受书家钟爱的书体 行书,早期又叫行押书,是一种介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最为便捷实用,历代书家都非常钟爱。讲到它的产生,大家常常会引用唐代张怀瓘《书断》中的一段话: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刘德昇即行书之祖也。张怀瓘认为行书是楷书的简化快写,并认为行书首创于东汉的刘德昇
金文是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被视为商周时期的正体字。金文中的形声字明显增多,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汉字发展的宝贵资料。人们对铜器铭文自觉的审美追求,标志着中国书法作为独立的艺术诞生了。 商周时期的正体字 金文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从商代后期开始流行,到周代达到顶峰,内容主要是记载这件器物归谁所有,也有的记载战功、祭祀以及受王赏赐等。因为古人把铜称为金,所以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同时,由于钟和鼎在周代各种有铭文的铜器里占有重要地位,所以金文
在不影响汉字区别度的前提下,尽量简省汉字的笔画,书写上尽量要求快捷,这是文字发生演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任何一种字体都会有草率的写法,草书开始就是隶书草率的写法,后来逐渐脱离隶书结构,形成一种新的字体。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地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 书写草率的简便字体 一般说的草书包括章草、今草、狂草。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今草是楷书化的草体,狂草则变成了纯艺术品,很少有实用价值。早在秦国文字的俗体演变为隶书的过程里,就出
楷书产生于汉末,经过魏晋时期的发展,至唐代中期最终定型,并一直沿用至今。从唐代开始,写得一手工整漂亮的楷书成为考学为官的基本条件。而在儒家看来,方正庄严、齐整大度的楷书更是被赋予了温柔敦厚的人格象征和教化意义。 书之楷模: 通行最久的标准字体 楷书对于大家来说,是最为熟悉的一种字体。我们手边书籍、报刊上的汉字,在古籍中见到的繁体字,电脑字体里的宋体、楷体、黑体、仿宋等等,都属于楷书的范畴。楷书又叫正书、真书,产生于汉末,经过魏晋时期的发展,至唐代中期最终定型,并一直沿用到今天,是使用时间
68首页上一页3456789下一页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