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能修订出版,甚感欣慰众师友当年那番认真与辛苦,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流失。 修订本有个笔谈,执笔临纸,踌躇良久。若说汉字文化学问题,我的看法早写在初版《大观》下编第一章唇齿两相依内。十余年转瞬而去,似乎自己没啥长进。至今读那一章,仍觉得想说的已经道出。 下面的文字或许多余,或许离题。在我脑中,本就不很清晰。大抵说的是在汉字和汉字文化问题上,既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历史;既要考虑具体对象,也要考虑系统全局,尤其是要重视汉字本身的特点及其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目前这些充其量是几缕思绪,一鳞半爪的、

张猛 2014-10-30

语言学从本体论(探讨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发展到文化论(探讨语言系统及其内部诸要素与外在文化环境的关系),无疑是一种进步,它使人类对语言的认识和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同时加深了。与之相关的是汉字与文化关系的探讨,这一命题的研究无疑也会使汉字的研究向纵深发展,而使人类历史文化的研究多一个重要领域而更加丰富,使人类看到一些别的领域看不到的现象和规律。 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已被称之为文化语言学,汉字与文化的研究当然也不妨先树起一个文化汉字学或汉字文化学的名目。有些研究的确已经在向学进军了。不过,汉字的

王宁 2014-10-30

谈汉字文化,需要了解汉字的性质。欲了解汉字的性质,一个比较简便和常用的办法是同其他文字做比较,通过比较看清汉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汉字性质的问题就可能有正确的认识了。汉字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字,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对这个问题考虑的时间很长,现在我认为自己初步昭昭然。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了,我们就可以更大信心、更高的热情去探讨汉字文化。 以前人们常拿来做比较的是采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例如英文,经过比较,有些人得出汉字是一种落后文字的结论。我也主张比较,问题在于怎么个比法:以人之长比己

曹先擢 2014-10-30

在近现代史上,没有一个时代的人们有我们今天这样的幸运。持久的和平稳定,初步的繁荣昌盛,为医治百余年来的文化创伤和发展新时代的新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的时空观念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极为深刻的变化。全球化的空间观和现代化的时间观为我们认识中国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尤其是汉字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提供了宏观的、鲜明的学术视野。 我们之所以能超越前人,而且能公正地从容平静地品评前人在汉字文化问题上的得失,不是我们比前人高明,而是我们具有崭新的时空观。我们的前辈本来

何九盈 2014-10-30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是一部兼有学术研究和工具书作用的雅俗共赏的读物,力图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地、科学地展示汉字的文化功能、价值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又是建立汉字文化学的一项基础工程。汉字文化学的提出并非少数人心血来潮,刻意标新,而是汉字时来运转,是多年来汉字研究经验的总结、升华。如果说汉字学有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那么汉字文化学便是这大树分蘖出来的新枝。 一 我们现在还无法为汉字文化学下一个完整的、能得到大家广泛认可的定义,因为什么是文化,意见就相当分歧。英国人类学功

何九盈(执笔) 胡双宝 张猛 2014-10-30

编写人员 主 编 何九盈(北京大学教授) 胡双宝(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 张 猛(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顾 问 曹先擢(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特约审订人 王 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作 者 (按笔画排列) 于 敏(日本同志社大学讲师) 马克承(北京大学教授) 王 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若江(北京大学教授) 尹斌庸(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 白化文(北京大学教授) 冯志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冯建明(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吉常宏(山东大学教授) 吕 艺(北京大学

2014-10-30

主编的话 本书原本就叫《汉字文化大观》,后因纳入北大出版社的《中国文化大观系列》丛书,按体例一律以中国二字冠首,故我们这本《大观》也加上了中国二字,以与系列各书取得一致。现在的修订本已与系列无关,故恢复《汉字文化大观》原名。 《大观》第一版于1995年问世,而它的实际编撰时间始于1990年。那年4月7日,在北大出版社召开了撰稿人员会议,共同商讨了撰稿原则,确定具体分工事宜。到会的各位先生均认识到:此事意义重大,是前人从未做过的事业。故热情很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撰稿工作进展得相当顺利。1991

2014-10-30

目录 主编的话 汉字文化学简论 汉字文化笔谈 汉字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何九盈) 汉字的性质和汉字文化(曹先擢) 谈汉字与文化的互证关系(王宁) 仓颉作书今说(胡双宝) 独立变易中庸和谐汉字文化问题的几个视点(张猛) 一 文明的晨曦汉字的起源 (一)在蒙昧通向文明的路口 (二)原始的实物记事结绳 (三)向符号发展的契刻记事 (四)仓颉造字传说的启示 (五)远古文物显示的蛛丝马迹 (六)推测与假说 (七)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 1.殷商甲骨文的发现 2.西周甲骨文的发现 3.商周时期的占卜活动 4.

2014-10-30
177首页上一页15161718192021下一页尾页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