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韩国:昨天、今天、明天

作者 崔丽红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0-30

汉字在韩国称为“hanja”,用来书写由汉语、日语传入的汉字词。过去,汉字词几乎全部采用汉字标记方式,而今汉字的使用频率已大幅降低,用韩文标记汉字词的趋势不断增强。
在韩国历史上,书面语言一直以汉字为主。在古代,韩国人很早就用汉字的音和训来标记韩国语的词句,后来这种标记法逐步衰退。韩国语书面语言直接使用汉文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而后随着民族自主意识觉醒,韩国人逐渐意识到本国文字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大力宣扬韩文。1894年12月,朝鲜政府规定所有公文都使用“国文”(韩文)。当时所谓的国文,也只是在许多汉字词中夹杂一些韩文而已,实际上是“韩汉文并用”。朝鲜政府还颁布法令,规定公文、私人信件中的国名、地名、人名等都采用国文,国家的各种考试也必须使用国文。当时,各民间团体及学术界也通过办国文报、开设国文学堂等活动掀起了一场国文运动。但1910年之后,这场运动遭到日本殖民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光复后,韩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清除殖民历史残余的愿望十分强烈。建国初期,国民对日治时期的日语、“日式汉字”非常反感,并对历史上中国对它的册封体制也不满,因此,汉字遭到排斥。1948年,韩国颁布了《韩文专用法》,汉字被依法废除。该法规定:“大韩民国的公文必须使用韩文,而在一段时期内必要时可并用汉字。”但这项法律对公文的定义、过渡期的界定、施行细则、对违反者的处罚等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到1970年,当时总统朴正熙下令全面实行“韩文专用”,禁止在小学阶段进行汉字教育,仅允许在初、高中阶段进行700字左右的基础汉字教育。韩国的汉字教育政策一直在“韩文专用”和“韩汉文并用”之间摇摆不定。如1968年国家颁布总统令禁止在中小学教材中使用汉字,而1973年又允许在中学教材中使用汉字;1972年规定汉文课为中学必修课,而1995年又改为选修课。如此多变的汉字教育政策给各级学校以及社会文字生活造成了混乱。韩国的汉字教育始终没有全面、系统、有效地进行。
1999年2月9日,韩国总统金大中发布总统令,允许在公路标牌及政府公文上使用汉字。这打破了韩国半个世纪以来对汉字的禁令。同年8月,韩国在公文以及新发的居民身份证上实行“韩汉文并用”。近些年,韩国还每年实行两次汉字水平考试,旨在提高国民的汉字水平。目前,韩国语文教育研究会、全国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等团体还在积极开展“汉字教育运动”。这些迹象是否意味着汉字在韩国迎来了春天?
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不少国家掀起了汉语热,韩国也不例外,汉字作为汉语的载体也备受重视。有人预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强大,汉字在韩国将恢复往日的辉煌。在此,我们要思考:一个国家的国力与其语言文字影响力之间是什么关系?语言的观念意识会起什么作用?在中国国力最为强大的时候(明朝),朝鲜不顾汉字的强势地位,极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在此,我们需要关注语言的意识形态问题。当时朝鲜对汉字的观念意识可归纳为三点,即认为汉字是“利己的”“非己的”“贬己的”。其中“利己”指汉字被韩国人视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有利于本国文字生活的重要书写工具;“非己”指汉字尽管在韩国使用了几千年,但仍被视为是外来的,与自己或自己所属的群体身份不相符合,也就是说汉字在韩国始终没有被彻底“内化”;“贬己”指尽管历史上韩国人接受了汉字,但仍认为自己缺乏足够的汉字书写能力。这些认识和态度也反映在朝鲜创制文字的动机和目的上,世宗国王在《训民正音·序》(韩文在创制初期被称作“训民正音”)中这样写道:
国之语音,异乎中国,与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者多矣。予为此悯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矣。
该文强调两国语言相异,汉字与朝鲜语“不相流通”。对朝鲜人来说,汉字是一种很难掌握的文字,朝鲜人大多无法用汉字来充分记录或表达思想感情,因此国王怜悯百姓,创制了韩文。这一段内容正与上面所提到的韩国人对于汉字的观念意识吻合。这种观念意识始终都在影响韩国人对汉字的态度。对某种语言的观念意识与该语言的影响力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它们纠结在一起共同决定或影响着一种语言的命运。
目前,韩国报纸和一般出版物中已很少出现汉字,社会上各类招牌、广告牌等也都很少使用汉字。虽然汉字的使用率明显下降,但在比较正式、体面的场合或语境里汉字词的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同义的固有词。据统计,韩国90%以上国民把使用汉字词当做比较郑重、体面的表达方式,可见汉字词在韩语中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另外,韩国在光复后还出现了许多新词语,这些新词语大多是汉字词,这是因为汉字具有超强的造词能力。如果汉字词能确保它的地位,那么出于交际需要,也为丰富词汇系统、明确词语意义,直接使用汉字来标写汉字词应该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是目前,由于英语处于强势地位,汉字词在韩国受到很大冲击,已有不少汉字词被英语词替代。口语中英语词越来越受重视,甚至使用英语词被认为是更有学问或更有教养的象征,这对汉字以及汉字词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作者系北京大学韩国语言文化系韩国籍教师)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