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下的词语象征义(上)
汉语中的一些词语,会因文化传统和民俗文化心理引发的联想而产生象征意义。比如:
喜鹊→喜讯
乌鸦→不吉利
猪 →肮脏、愚蠢、笨拙
桃花→美女
狐狸→狡黠、妖媚
莲花→洁净
清风→廉洁
菊花→高洁
在中国人眼里,“松树”长生不老,具有坚贞的品格,而俄语的“松树”则没有这种寓意。俄语的“桦树”可以象征“故土”和“祖国”,比喻俄罗斯少女的苗条和美丽;可是,对中国人来说,桦树只是普普通通的树,没有其他寓意。在中国人看来,猫头鹰是一种不祥之鸟,可是俄罗斯人对猫头鹰的看法则截然不同,认为它是智慧的象征。中国人最尊崇的动物——龙、凤、麒麟,恰恰是生物界从来就没有过的源于想象的产物。中国人对“龙”的尊崇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被看做是华夏祖先,是吉祥、威武、神圣、飘逸的象征。可是西方人却普遍把龙(dragon)看成长着翅膀会喷火的妖魔,所以,他们也会把东方的“龙”附会成“dragon”一类的东西。于是,中国的“龙舟”被译成“dragon boat”,成了凶神恶煞的怪船;“龙的传人”译成“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等于把中国人描绘成魔鬼的后代。
在汉民俗中,“长寿”是人们十分重视的,譬如流传最广的吉祥语中“福寿双全”“福禄寿三星高照”“福禄寿财喜”等都无一不包含着“长寿”。中国人除了用“高寿”“永年”“长命百岁”“长生不老”“延年益寿”“千秋万岁”“健康长寿”“人寿年丰”“万寿无疆”等词语表达祝愿之外,还喜欢用带有民俗文化象征义的词语来表示“长寿”的语义。例如庆吉祝寿的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和挂在中堂的“松鹤延年图”都是人们熟知的。其中巍峨坚固的“南山”和生命力顽强的“松”,都是“长寿”的象征。
除了“松”之外,“桃”“椿”“菊花”“茱萸”“寿木”等植物,也都是“长寿”的象征。把“桃”和“长寿”连在一起,源于西王母的瑶池蟠桃寿筵,还有麻姑献寿的神话。因为吃了西王母的蟠桃就可以长生不老,所以中国民俗以桃献寿,“桃”称为“寿桃”。如祝寿时没有鲜桃,民俗则以面桃代替。《庄子·逍遥游》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因而人们就用“椿年”“椿龄”“椿岁”为祝福长寿之词。例如民间贺寿春联有“椿树千寻碧,蟠桃几度红”。屈原的《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因为古代民俗认为常吃菊花可以长寿。菊花在古代被称为“寿客”,民俗称之为“长寿花”。中国人夏天喝菊花茶,秋天饮菊花酒,都是取延年益寿之意。“茱萸”这种野生植物之所以名扬四海,是因为它和九九重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时民俗每逢重阳佳节,至友亲朋三五成群,佩戴茱萸,登高饮菊酒,赏菊花。佩戴茱萸是为了驱邪益寿。近年来,重阳节被命名为“老年节”,菊花与茱萸所含蕴的“长寿”象征义就更为明显了。
编后语:本报前两期“语文广角”刊登的《字谜修辞趣谈》《语音修辞不可小觑》两篇文章,受到许多热心读者的欢迎。为此,本栏目接下来几期将继续刊登几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修辞与语言运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