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谜修辞趣谈

作者 谭汝为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470期 发布时间 2014-10-27

  字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学样式,也是一门充满智慧和谐趣的语言文字艺术。字谜起源于民间,源远流长,自古及今,人们热衷于制谜、猜谜活动。例如:某甲出一字谜叫某乙猜:“唐虞有,尧舜无;商周有,汤武无;古文有,今文无。”某乙略一思索,笑道:“我把你的谜底也做成一谜,你听对不对——听者有,看者无;跳者有,坐者无;高者有,矮者无。”甲接着说:“哭者有,笑者无;骂者有,打者无;活者有,死者无。”乙继续:“右边有,左边无;后边有,前边无;凉天有,热天无。”甲拍手叫绝,又道:“哑巴有,聋子无;跛子有,麻子无;和尚有,道士无。”乙紧接着笑道:“善者有,恶者无;智者有,愚者无。”……您猜出来了吗?字谜的谜底就是“口”字。通过甲乙对答,把字体结构有“口”的和无“口”的字,组成在语义上有关联的语句,形成连绵不绝的系列谜面。
  在小学教学中,一些老师仍乐于利用字谜识字的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例如:
  上是春天无日,下是秋天无火,打一古代国名,就在春秋战国。(谜底:秦)
  我在山边站,老家在四川。(谜底:峨)
  爬着一条虫,常入白石画卷中。(谜底:虾)
  耳朵上边长着草,东北三宝不可少。(谜底:茸)
  于光远先生曾制作了一些别具一格的字谜,其特点是从一个字改成另一个字,打一句成语,例如,“奏”→“春”,谜底是“偷天换日”。二字上半部分相同,把下半部分的“天”换成“日”,“奏”就成了“春”字,所以谜底是成语“偷天换日”。另如:
  “湍”→“而”(谜底:山穷水尽),“波”→“破”。(谜底:水落石出)
  “杞”→“休”(谜底:舍己为人),“旭”→“旦”。(谜底:九死一生)
  “倍”→“立”(谜底:杀人灭口),“忽”→“吻”。(谜底:有口无心)
  “励”→“历”(谜底:挂一漏万),“侠”→“二”(谜底:杀人放火)。
  对这种新型字谜逐个研读,顿感构思新颖,妙趣横生。有的字谜在内容上与游戏文字迥然不同,含有深刻的社会意义。郎瑛《七修类稿·荒年转语》记载,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天下大荒,“时疫大行,饿殍横道”,郎瑛的一位朋友在除夕之夜作了两首“转语词”,其中有两个关键性的字谜:
  年去年来来去忙,不饮千觞饮万觞。
  今年若还要酒吃,除却酒边酉字旁。(原注:“饮水也。”)
  年去年来来去忙,不杀鹅时也杀羊。
  今年若还要鹅吃,除却鹅边鸟字旁。(原注:“杀我也。”)
  第一个谜语“除却酒边酉字旁”,谜底是“水”,是说:往日过年饮酒,而今过年只得饮水。第二个谜语“除却鹅边鸟字旁”谜底是“我”,是说:往日过年宰羊杀鹅,而今荒年挨饿,疫病蔓延,性命难保,其势犹如“杀我也”。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