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简体字是社会的倒退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原因有三:1、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2、以前说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于传播,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3、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现在台湾依然用繁体字,并称其为“正体字”,深有意味,还要为“正体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3月4日《扬子晚报》)
繁体字好还是简体字好,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我觉得潘委员的3点意见很难经得住推敲。文字富有艺术性当然更好,但是文字首先是一种工具,而工具则首先应突出其效率与便捷的特点;如果“艺术性”与使用功能发生矛盾,选择后者应该是不加思考的。而且,简化汉字并不会彻底的抛弃或忘记汉字的艺术性,只不过是将工具的使用与艺术的欣赏分类在不同的概念中罢了。要说文字的艺术性,古人的毛笔书写应当是汉字艺术的精华,但我们可以收藏、欣赏,却不可能再有人拿它作日常写字的工具用了。 至于汉字的“科学性”,也要讲、也要保留,但不可过于求善求美、削足适履。东汉班固等总结祖先原始造字的法则,认为有“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六书”,之所以遵循这样的法则,我们的祖先首先考虑的是便捷,便于识别、理解、记忆;从某些“形声字”与“假借字”上说,就谈不上潘委员所称的“科学”,比如;“钱”是一种田器,借为货币的钱,“科学”体现在哪里呢?爱字无“心”便是“无心之爱”,那么“恨”、“情”这些相对或相近的字原本就没有“心”,是不是都要刻意地理解为“无心之恨”、“无心之情”?这样刻意地要求文字结构,本身就不科学。
简体字经过半个世纪的流行,在人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简体字带来的便捷与效率,实际上是语言文字领域的一次革命。反之,回过头来重拾那种笔画繁杂、书写麻烦的繁体字,那则是社会的倒退,因为它会大大降低学习与工作效率;即使电脑打字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书写。
把繁体字上升到两岸统一的高度则是无稽之谈。从来没听说简体字是两岸统一的障碍,香港、澳门就一直使用繁体字,没影响回归。至于说“正体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也是中华民族的遗产,谁申请又有何妨?
潘庆林委员这个“繁体字”提案,去年也有人提出过,当时就有很多人认为没有意义;旧案重提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提案可行性还是应该细审斟酌为好。(马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