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富于艺术性的古代篆体文字!
那些富于艺术性的古代篆体文字!
1、鸟迹篆
----------
文字之始,曾有鸟迹篆一说,鸟迹篆,为仓颉所造,此论并非空穴来风,既有文献记载,又有实物证据。
遥想当年,黄帝的记事官仓颉,因为当时人多事杂,又要经常打仗,用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的传令办法实在难以应付。一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仓颉一早起来到山上去打猎,只见满山遍野白雪皑皑,山川树木全被大雪覆盖。仓颉转了一座山,也未见到一个猎物。正准备下山回去突然从树林里窜出来两只山鸡,在雪地上觅食。山鸡走过后,在雪地上留下了两行长长的爪印。接着,又有两只小鹿也窜出树林,发现人后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了小鹿的蹄印。仓颉看得出神,把打猎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他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样。于是他想,把鸡爪印画出来就叫鸡,把鹿蹄印画出来就叫鹿。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画出来不就成了字吗!从这以后,仓颉每日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象形文字。不久,人、手、日、月、星、牛、羊、马、鸡、犬这些字都造出来了。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史皇产而能书。”高诱注:“史皇仓颉,生而见鸟迹,知著书,故曰史皇,或曰颉皇。”许慎《说文解字·叙》也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刈,万品以察。”在《春秋元命苞》一书中,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据《史记·黄帝本纪》记载,“鸟文”是中国古代轩辕黄帝“观鸟迹以作文字,此文字之始也。”“鸟文”是古人渔猎时创造的记数数字,然后才逐渐演化出古代象形文字。
仓颉造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宋人胡宏《皇王大纪·五帝纪》说:“书契作而史官建,左史记言,右史记功。仓颉,沮诵,轩辕史官也,见鸟兽蹄迒之迹,有文理之可滋,作鸟迹篆,以乂百工,以察万品,其文分类,象形而生,故谓之字。”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黄帝史官仓颉,取象鸟迹始作文字,记其言功,策而藏之,名曰书契。”这种说法较为合理。继“结绳记事”之后,到了仓颉时又发明创造了一整套系统文字,叫鸟迹篆。
鸟迹篆是仓颉发明的文字,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有人会认为这么长的时间,早就烟消云散了,其实不然,我们的先民早就为我们想到了,他们将文字刻在了玉石版上,至今毫发无损,清晰可辨,下面请欣赏华夏人谢东凌先生收藏的夏代玉石版上的鸟迹篆,这些比任何一件国宝级的艺术品,还宝贵的夏代玉石版,令人遐思神往,激动不已。(来源)
----------
扎鲁特旗玉磬上的两种夏代文字——夏篆、夏鸟篆
这是来自内蒙扎鲁特旗的两组玉磬,其一面刻画的是跳舞人,这些人扎着长长的辫子与他们几千年的后代——满族人一样,可见中国某些民族的传统也是逾几千年而不变的;而另一面则有两组不同的夏代文字。我称之为夏篆和夏鸟篆,这种鸟篆是否只是夏篆的美术体形式还是不同的体系的夏字有待研究。但出处相同且表现的都是太昊氏的舞蹈人物说明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文字都在当时流行、使用。
(来源)
----------
2、九叠篆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的繁简确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之所以称为“九叠”,则是因“九是数之终,言其多也”。九叠篆非必九叠,有六叠、七叠、十叠不等。视印文笔画繁简而定。九叠形容折叠之多。创自宋代。明朝甘旸《印章集说·国朝印》:“国朝官印文用九叠而朱,以曲屈平满为主,不类秦汉制。”
九叠文虽缠绕盘叠无虚实之变化,并极尽塞满之能事,但取其艺术性较高者,还是有所作为的。九叠篆不像鸟虫篆那样繁复多变、技术性强,而是相对简单直白,更易入手。钱瘦铁曾刻“万水千山得得来”、钱君陶曾刻“娄山关”、陈巨来曾刻“乌衣”等,当今许多印人也曾有所涉猎。创作九叠篆印首先要注重选字。笔划较少横向多盘叠者一印中不可多,否则易失于平板;其次注意章法的平中寓奇,实处求虚,细微的虚实变化有时亦能得意外之效;第三要求线条要苍茫老辣,以质感取胜。光洁线条往往易入工艺化;第四章法上适度的残破,线条有意的断漶,也是取巧之举。另外,九叠白文印的创作,开隋唐以来九叠官印无白文之先河,虽不成熟,当亦有可观者。再者由于章法虚实的需要,以至于哪个字是六七叠还是八九叠当任君便了。
什么样的篆印叫九叠篆呢?篆刻印鉴用的篆字别体是九叠篆,这种工艺始见于宋代。这种篆刻别体的最大特点集中在笔划处,给人的第一直观感觉是笔划折叠均匀,笔划布局呈正方形,填满了印面。折叠多寡,则是根据笔划繁简而定,有多到十叠以上者,九为数之终。九叠,形容其折叠之多,用九叠篆形式刻制官印,以朱文的凸出九叠笔划特征,九叠篆盛行于宋、元、明,一直延续至今。
----------
隋唐官印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尺寸也大了许多。一般来说,印文少,印面大,布局的结构容易松散。为了避免这一缺陷,在布局时,有些笔画简单的印文要作一下特殊的处理。例如,把笔画曲折迭绕,使印面满实整齐,在实用的基础之上加以装饰,就出现了“九叠篆”。
“九叠篆”顾名思义,就是将笔画较少的字通过曲折叠绕以达到印面的装饰性。当然,“九”只是一个象征性,并非是实数,只是表示多的意思。宋朝九叠篆发展高峰阶段时的“鹰坊之印”的“之”字达到十曲之多,成为一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虽然“九叠篆”讲究布局,饱满,模式化,做作,拘谨。但是,它为后来“圆朱文”、“铁线篆”的形成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
(上)柯山野叟 (下)鹰坊之印
以上两方印,“柯山野叟”中“柯”字的“可”旁达到了三曲,“山”字达到五曲;“鹰坊之印”中的“之”字达到十曲,“印”字达到四曲。为了表现印面的富丽堂皇,布局均匀庄重,曲叠周正齐观,线条匀细挺拔。(作者:大连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讲师 李传声)
----------
3、蝌蚪篆
蝌蚪篆也叫“蝌蚪书”、“蝌蚪文”,先秦时期古文字。其特点是头粗尾细,形似蝌蚪,因此得名。名称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在唐代以后便少见到,在浙江仙居县淡竹乡境内发现。
在汉代的文字所采用的是以隶书为主,但汉末产生另一书体,是在于笔画起止,皆以尖锋来书写,其特色也是头粗尾细,形似蝌蚪所以名为“蝌蚪文”。这种书体,存在的时间短暂,现已无人使用。从流传的遗物,可发现风格似西周铜器上的文字,另外商代甲骨及玉片的雕刻与陶器上,都有这种迹象。蝌蚪文据说在魏时,使用也极广泛,是运用在小篆的书写上,其笔画较细,却可见入笔有顿挫笔法存在的特色,这种书写风格,毛笔透过笔画的运用,仍可利用其弹性,起笔与收笔较尖锐,中间稍前部份则加重线条,充满表现毛笔特性的趣味,不过在外形而言,如书写运用,可能极易造成整体画面太尖锐,对线条与整体布局无法协调,难怪在唐代以后便少见到。
----------
4、鸟虫书
鸟虫书亦称“虫书”、“鸟虫篆”。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美术字体。它是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诸国的一种特殊文字。这种书体常以错金形式出现,高贵而华丽,富有装饰效果,变化莫测、辨识颇难。鸟书亦称鸟篆,笔画作鸟形,即文字与鸟形融为一体,或在字旁与字的上下附加鸟形作装饰,如越王勾践剑铭、越王州勾剑铭。多见于兵器,少数见于容器、玺印,至汉代礼器、汉印,乃至唐代碑额上仍可见。
虫书笔画故作蜿蜒盘曲之状,中部鼓起,首尾出尖,长脚下垂,犹如虫类身体之弯曲,故名。春秋晚期楚王子午鼎铭,除少数几个字近鸟书外,余多当属于虫书。吴王子于戈铭亦是鸟书与虫书。虫书不仅见于容器,兵器,亦见于战国古玺及两汉铜器、印章、瓦当,其名在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还被列为“秦书八体”之一,可见亦行于秦代。鸟书与虫书都是以篆书为基础演变而成的一种美术字体。郭沫若认为鸟虫书是“于审美意识之下所施之文饰也,其效用与花纹同。中国以文字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周代彝铭进化观》)。关于鸟虫书的发展变化情况,可参见容庚《鸟书考》(《中山大学学报》1964年1期)与马承源《鸟虫书论稿》(《古文字研究》第10辑)、曹锦炎《鸟虫书通考》(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鸟虫书主要见于一些青铜器之铭文,尤以兵器为多。这是一种变形的装饰用文字,不应将其看成是另一种文字系统,且使用范围很有局限,简书中就没有此种文字。相比较而言,在文字方面,鸟虫书应是最能体现文字的南方文化特色的。当然,它并不为吴、越 、楚所独有,使用范围包括了南半个中国。
5、芝英篆(无资料)
6、金剪书(无资料)
----------
7、铁线篆
铁线篆为小篆书体之一,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其书写方法与玉篆的书写方法基本相同,因笔画纤细如线刚劲如铁而得名。此篆书用笔圆活,细硬似铁,划一首尾如线。后世称唐李阳冰书《谦卦碑》为铁线篆的代表作。
唐代李阳冰书写的铁线篆
铁线篆和玉箸篆是有区别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用笔刚劲如铁,笔画都纤细如线,后者笔画均匀圆润,左右对称,犹如两根筷子,故名。书法上前者有李阳冰的《城隍庙碑》,后者有李斯的《泰山刻石》。篆刻配篆则反之,铁线篆以“朱文(阳文)”为主,两面下刀,玉箸篆以“阴文”为主,略粗且略“迟涩”,冲刀为主,一气呵成。篆书是以时期风格划分,有大篆、小篆之分,字体也是逐步形成风格的,没有具体谁首创之分。
李阳冰的三坟记碑
----------
8、玉箸篆
中国古代钱币面文字体风格之一。玉箸篆又作“玉筯篆”,顾名思义,字体笔画粗壮,犹如玉箸一般线条。如“永通万国”。
也即“小篆”。秦代厘定的小篆,笔画比大篆细,细如玉箸(即玉制的筷子)故名。字形呈长方形,结构比大篆要稳定,趋于规范。笔画肥瘦匀称,头尾藏锋,风格典雅端正。主要代表作品为《泰山刻石》、《三坟记》。代表书家为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
小篆的一种。凡笔画纤柔匀称、结构工整、字形特别优美典雅者,即可称“玉箸篆”。如六朝北周布泉、五行大布以及金代泰和重宝之文体,即为玉箸篆。
----------
铁线篆与玉箸篆之辩
我们现代习惯于将笔画纤细匀称一致、结构工整的小篆称为“铁线篆”。李斯、李阳冰是此种书体的形象代言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峄山碑》、《城隍庙碑》、《谦卦碑》,犹以《峄山碑》更是深入人心。但此种书体另外的叫法就是“玉箸篆”或“玉筋箸”,似乎亦被谈忘了,人们很少用此种称谓。应该说“玉箸篆”或“玉筋篆”的称呼比“铁线篆”更传统、更古雅、更能体现此种书体的气质。
“铁线篆”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比较简单的,状如铁丝,纤细匀称,像铁一样的线,铁给人感觉是冷峻的、有力量的,古时亦有“银钩铁画”之谓。但他只是铁,不能有文人所能付之的高贵气质。我翻看历代书法论文集,古代书论中没有“铁线篆”的字眼,言必称玉箸,看来“铁线篆”的称谓是近现代才有的,起缘于何时何人应另当考据,但何以“铁线篆”的称呼如此之深入人心,我亦不得而知。
“玉箸篆”,状如筷子,整齐划一,更重要的他是玉质的,玉给人的感觉是透亮的,温润的,有高贵的气质,是君子之所佩之物。古人论书常有“多骨丰筋”之谓,筋侧重于人内在的血脉气机的描述,而谓之玉筋则更能体现内在气质的高贵。我想“玉箸篆”、“玉筋篆”的称谓更能传达给予我们对篆书高格调、高气质的理解。
所以,写小篆时,要写出玉的特质,要写出提按通畅的感觉,并非只是描画出停匀画一的线条,更要写出有筋骨的生命气象,此等篆书方能接古人之余绪,以达传承之使命。(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