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与繁体字-汉字的实用性与书法的艺术价值
没有实用性,乃是艺术的一个根本特点。厨房挂一幅齐白石画的虾蟹,不能佐酒下饭;餐厅里挂的书法作品摘下来,照样是盐咸醋酸辣椒辣。只看到汉字的实用性,看不到书法的艺术价值,是片面的认识。
书法作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大多用繁体字,其二是所写内容多为古诗文。如果用简体字写大白话,很多人会觉得这个作品不怎么对劲,甚至觉得算不上艺术品。
这自然和人们的审美习惯有关,但是好像也不能排除一些客观的因素。譬如说,繁体字的结构和笔画使其容易给人以书法的美感。
不通古文,难成书法家
汉字的书法艺术,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里,是在繁体字时代由用繁体字为交流工具的人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当时的人们用繁体汉字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写繁体汉字既是艺术,更是最重要和实用的技艺。所以,当时繁体字书法之纯熟与自然是现代人不能比拟的。加上当时书法人口极多,几乎每个识字的人都算书法人口,是真正的举国体制,好的书法家自然数不胜数,这就造成了繁体字书法审美价值较高的现象。
我们现在看书法作品,解放前和解放后的相比起来差距非常大,稍有常识的人都可以体会到这一点。那些以繁体字作为生活、工作、创作必需品的书法家的作品,与生活、工作中不需要繁体字也使不上毛笔的人比较,其作品的味道是不同的。今之书法家中,有不少人没有古文功底,不认识繁体字,写毛笔字是为书法而书法,甚至只是反复书写某些字句,其作品难免给人“速成”的感觉,味道欠佳。懂得古文,认识和会写繁体字,应该是书法家的基本素质,没有这样的素质,你就很难“书法家”下去。
当然,这并不是说简体字就不能写出书法作品,书法也是随着文字的发展而变化的。文字的由繁趋简乃是规律,随着时间的流逝,汉字中笔划少的字越来越多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并没有影响到书法艺术的发展。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以前的文字发展变化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汉字的大规模简化则是国家的强制性规定,是人为的而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可否认,汉字的简化和毛笔的废弃,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书法艺术的断裂。
当然,这并不是说反对汉字简化和要求恢复使用毛笔,而是说仅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应该给繁体字一点空间,没必要赶尽杀绝,实际上也做不到,
对此是一定会有人激烈反对的。有人认为,繁体字难认更难写,对于信息的交流极为不便,是阻碍社会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消极因素,应该连同毛笔一并废弃才好。
确实,毛笔与繁体字不是那么实用,但这并不影响书法作为一种艺术的存在与发展。实用功能的淡化,反而使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的独立性突显出来。
艺术品的价值在审美,而非实用
没有实用性,乃是艺术的一个根本特点。如果仅仅从实用考虑,绘画、雕塑、诗歌、戏剧等等很多东西都应该消亡。厨房挂一幅齐白石画的虾蟹,不能佐酒下饭;餐厅里挂的书法作品摘下来,照样是盐咸醋酸辣椒辣。只看到汉字的实用性,看不到书法的艺术价值,是片面的认识。
世界上的东西,没有实用价值的很多,但不能都看成没有价值。孩子做游戏,捡不来烧饭的柴火,搂不来喂牛的草,有什么用?体育运动也不都有健身的实用性,但不能一概取消。
艺术与审美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也许动物也有自己的审美能力,譬如说大象觉得鼻子长就是漂亮。但是能够像人类这样创作艺术品的其他动物还没有发现。
很多东西的审美价值就是我们欣赏和爱护他们的重要原因。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环保人士提出了许多理由,譬如维护生态平衡等等。我认为审美价值也是一个重要理由。动物园老虎的审美价值肯定高于周正龙拍的假老虎,而野生老虎的审美价值又高于动物园老虎。我们保护老虎,并不是因为其实用的和经济的价值,不是想泡虎骨酒治疗老寒腿——至少现在老虎还谈不上实用价值。书法艺术的存在也不仅仅是为了实用,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审美的价值。
书法艺术应该给繁体字一定的空间,但是如果一下子恢复繁体字也是不怎么靠谱的想法。即便是权力机关通过决议并产生法律效力,就像某些文化程度 高的先生女士们要求的那样恢复“正体字”,在实践中恐怕也推行不了。道理很简单,谁也没有办法让大陆的人一下子由使用简体字改为繁体字,让以亿计算的识字人突然变为某种程度上的文盲。
如果真的要回归繁体字,也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只能让其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能做到自然而然,那就还是使用简体字罢了,反正不宜强制。
由于电脑技术的发展,繁体字难写难认的问题倒是不那么严重了。因为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再用笔手写,而是电脑打字,鲁迅先生担心的很难把笔划很多的汉字塞进方格里去的难题,在电脑面前是不存在的。甚至读繁体字也已经不成问题,电子文档可以任意把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简体字转化为繁体字。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使繁体字被冷落,同样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给繁体字的回归创造了条件。科学技术的神奇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