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的演变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1

5000~7000年前,世界上的原始社会先后步入奴隶社会,并逐渐形成了四大文化圈:地中海的希腊文化圈,两河流域的埃及文化圈,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圈和黄河流域的中国文化圈。这四大文化圈,以其侧重点的不同,发挥了各自优势,形成了世界古代美术的代表:希腊的雕刻、埃及的建筑、印度的佛教美术和中国的青铜器。

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阶段,就出现了用红铜或黄铜锻打而成的刀、锥、凿、铲等工具和用青铜铸造的铜镜。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硬度大等优点。

中国的青铜器是中国传统美术之源。青铜器具有华美的外表和丰富的内涵,它把实用、审美和伦理观念结为一体,把工艺、雕刻、书法与绘画艺术集于一身,是综合的艺术品。
西周后期周宣王时,有位太史名叫“籀”,他曾著大篆十五篇,久已失传。而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却还宛然清晰,它们记录了周王的政绩,记录了诸侯的言论,记录了贵族大夫的品德……经过专家的研究辨析,大致可以识读下来。因为它们被铸在金属器皿或钟鼎之上,所以称之为“金文”或“钟鼎文”。凹进去的文字称作“款”,凸出来的文字称作“识”。

金文和商代甲骨文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本质上是同一个体系,两者都是在书迹基础上进行加工后的产物。金文大多是浇铸在器物上的,制作程序比较复杂,大概是先用毛笔将铭文写在毛坯上,经过刻制、修饰、翻模、铸造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和器物一起浇铸成形。和甲骨文相比,不同的制作方法使金文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风貌。金文能更好地体现毛笔书写的特征,线条的变化比甲骨文丰富得多,圆转、提按、顿挫等都能得到很好的表达,更接近墨迹的效果。

商代后期金文大多属于表示族徽的图形文字,粗细不一,古朴自然,趋向于图案化,如“司母戊”“司母辛”铭文是笔画呈首尾尖、中段粗的所谓“波磔体”,书体雄伟有力,弘放恣肆。商代末期出现了较长篇幅的铜器铭文,有的字体规整,如《戌嗣子鼎》;有的遒劲有力,优美洒脱,如《小臣艅犀尊》《古亚簋》。

西周时,手工业作坊规模较大,分工细致,号称“百工”。这些作坊及商业都由官府统一管理、经营,这就是所谓的“工商食官”,它是金文繁荣的基础。西周继承、发展了商代的青铜铸造技术,青铜器的种类、数量比商代增多;冶铸技术比商代进步,发明了翻制模、范的方法。辉煌的西周金文书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西周金文书法风格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武、成、康时期)金文承袭殷商。笔道厚重,肥笔较多;结体谨严方整,大小不一;章法错落自然;风格质朴浑厚,显示出王朝初建时的蓬勃雄强。
第二期(昭、穆)的笔道趋向匀停圆润,间有肥笔;结体规整;每行字数固定,章法开始着意求工。
第三期(恭、懿、孝、夷、厉、宣、幽)笔画更为匀细,肥笔完全消失,结体多姿多彩。《散氏盘》笔势豪放,结体扁圆而呈斜势,生动有致;长篇策命《毛公鼎》笔法圆劲,结体谨严,充满肃穆气象;《虢季子白盘》用笔挺秀,结体修长,疏密有致,开秦篆先河;《逨盘》笔画匀细,结字停匀,风格秀美。

金文是研究周代书法艺术的主要资料,历史上常将“殷甲骨”与“周金文”并称。

目前周代铸刻有文字的青铜器物已出土4000多件,有些上面的铭文多达数百字。西周早期的金文字形结构和甲骨文相近,但因为是铸造而成,所以金文要比甲骨文字粗重得多,规整得多。西周晚期的金文在结构和笔法上都有较大变化,文字更加抽象化、线条化,结构严谨,端庄而凝重。

(选自语文出版社高中书法教材《书法文化》)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