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演变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0

楷书是中国汉字正体的最后定型字体。它从隶书中萌生演变而出,又与草书、行书相互影响,最终变横扁为方而取代了隶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宋《宣和书谱》载:“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由古隶演变而成。楷书大约在东汉末年形成,到魏晋时代逐渐成熟。它保存了隶书的结构,去掉了隶书的波挑,把隶书的扁形,改为基本为正方形的字体。中国文字的书写,在进入楷书阶段后,基本上已趋于完备。自此,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这五种字体,即为五种典型。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即以楷书作为印书的主要字体。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楷书被美术化,称为“宋体字”。

楷书的特点主要有:
1.用笔规矩,书写时要求笔笔到位。
2.结构严谨,楷书中不同的字有不同的结字方法。
3.重心平稳,给人安静、端庄之感。
4.章法整齐一律。

楷书书写首先要求整齐,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相匀,给人以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字宽窄、长短的不同造型产生了局部的参差变化,不显呆板拘谨。

最早的楷书家是东汉末年的钟繇,被誉为“正书之祖”。擅长铭石书(即汉隶)、章程书(即小楷书)和行押书(即行书)。传世的钟繇书迹如《贺捷表》《尚书宣示表》《荐季直表》等正式写给朝廷的奏章,都是正书书写。钟繇的楷书已将隶书的标志性笔画——雁尾省略,撇、钩等楷书的特有笔画已经形成,字形由扁方向长方过渡,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带有隶书的痕迹,但已接近现代意义上的楷书。钟繇之后,经过王羲之等人的进一步完善,楷书才真正成为一种与隶书有着根本区别的新字体,成为后世楷书的典范,所以书史上常将钟繇和王羲之并称为 “钟王”。隋唐之后,楷书进入全面繁荣的阶段,字画横平竖直,结构紧凑,气势流畅,形体优美。

唐代的楷书,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均为后世所重,他们的作品被奉为习字的模范。古人在习书时有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钟王为法。”

楷书一般分为小楷、中楷、大楷、榜书等。小楷,通常是1~2厘米见方;大楷,通常是4~6厘米见方;中楷,介乎小楷、大楷之间;榜书,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大小在100厘米以上。

楷书学习从大楷入手效果较好,“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字过小,笔画难以舒展,笔力不易扩张。而大楷笔势稳健,点画清秀,悬落得意,易培养洒脱大气、自然豪放的书风,练熟后可小可大,易于全面发展。写小字与写大字原则不同,大字要紧密无间,小字要宽绰有余。正如苏东坡所言:“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小字须圆润、娟秀;大字须雄壮、厚重。

(选自语文出版社高中书法教材《书法艺术》)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