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和创新是西夏文的灵魂

作者 李范文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0

作者简介
李范文,陕西西乡人。1956年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藏语专业毕业,1959年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西夏历史和语言文字研究工作。

西夏文仿自汉文

一种文字的产生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不论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抑或是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古墨西哥领土上奥尔麦克人—雅玛人创造的玛雅文、中国安阳出土的甲骨文皆然,无一例外。而西夏文则是直接仿汉字,仅三年便创造成功,颁行于天下。
据史书记载,西夏文的产生虽有几种说法,但实际上只有一种说法符合实际,那就是《宋史》卷四百八十五《夏国传上》所载:
元昊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形体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重复。
《梦溪笔谈》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沈括所著,他在卷二十五“杂志二”记载:
元昊果叛,其徒遇乞先创造蕃书,独居一楼上,累年方成,至是献之。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
“遇乞”即“野利仁荣”或“野黎仁荣”。其他各书例如南宋李焘撰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曾巩撰的《隆平集》,皆言“元昊自制蕃书十二卷”。前者说“字画繁冗,曲类符”,后者说“文类符”。但是西夏文《妙法莲华经序》,1932年罗福苌译文(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 第四卷第三号《西夏文专号》,1932年1月出版)载:
其后,风角(罗氏将风音译为“勒”,“角”未译)城皇帝使用本国语言,起行番礼,创造文字,翻译经典,拔艺特出,德行殊妙,为民造福,莫可比拟。
谁是“风角城皇帝”?1979年我在西夏陵工地,写出《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一书,并写了《西夏皇帝称号考》一文,曾对风角城皇帝作过考释。认为风角城皇帝即开国之主元昊。何谓“风角”?风角为古代占候之法,以五音占候而定吉凶。《旧唐书·艺文志》载:“刘孝著《风角》十卷。”西夏人大概取“风角”以占候定吉凶,以示皇帝之圣明。
除以上记载外《文海宝韵序》里不仅有“风角城皇帝”的记载,而且有元昊建国时对他尊号的全称。《文海宝韵》残序里有如下记载:“寅年十月十一〔日风〕角城皇帝已官礼……”寅年即虎年(1038年),“十月十一日”即元昊于郊坛备礼,称帝建国,国号大夏。残序又云:“□□武盛法□礼出仁主皇帝所做……”据《宋史·夏国传》载:元昊称帝建国时,曾向宋朝上表,自称“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据此,残序应译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主皇帝嵬名元昊”。这一记载纠正了《宋史》所载仁孝皇帝之“孝”之误载。我在撰写《西夏皇帝称号考释》时发现元昊称“仁孝皇帝”,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仁孝皇帝与元昊重,这在封建社会里是避讳的,但是一直苦于无证据。今《文海宝韵》残序里记载为“仁主皇帝”,《宋史》记载很明显有误。

继承汉字优良成分

西夏文本来就是仿照汉字,在汉字的基础上,野利仁荣独居一楼,花三年时间完成了西夏文字的设计、规范、归类、定型,元昊始颁行天下。公元1038年元昊向宋朝提出割据条件,不管宋朝答应与否,他都自行其是,西夏文字成为他建国的一个重要条件。
西夏文继承汉文而又有所创新,在我国所有兄弟民族仿汉字而创造本民族文字中,没有一种文字能与西夏文媲美,也没有哪种文字所遗存的文献能比它丰富。
汉字字型独特,它以横、竖、撇、点、拐等笔画构成了“形体方整内八分”,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表意文字。将近90%的西夏文字为会意文字。音意合成,形体美观,易于书写。它的楷书、行书、草书和篆书,均继承了汉字的优秀传统。西夏文远看与汉字相似,细看一字不识,是另一种与汉字不同的文字。它与朝鲜文、越南文的喃字、日本文的假名完全不一样,汉字的优良成分它都继承了下来。

部首是其创新的重要途径

部首是表意文字的重要特征。部首代表人对千差万别错综复杂的客观世界的分类。“没有部首也就没有分类,只有一片混乱。表意文字能成为人类有效运用的表达工具,部首的存在是一个基本原因。”
最早对西夏文字进行研究的是中国人罗福苌。1914年他在《西夏国书略说》一书里,考订出23个西夏字部首,为研究西夏文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915年其兄罗福成的《西夏国书类编》,把西夏文字共分为164部,他没有像其弟罗福苌那样把部首指出来,但他分析文字偏旁,也开了西夏文字分析的先河。日本的西田龙雄也对部首进行了研究,不过他把部首与构成文字的要素放在一起,确定有意义的162要素为部首。1964年俄国克恰诺夫确定出650个偏旁,只承认68个部首。1983年史金波、白滨、黄振华的《文海研究》确定偏旁部首共计443个。1986年李范文的《同音研究》确定偏旁部首386个。不过《文海研究》和《同音研究》的偏旁部首均不是严格的分类,只是为了检字简捷便于读者查阅而已。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科学大会上讲:“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崛起的筋骨。”西夏字是仿汉字而创造的,但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汉字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例如:西夏字的篟不,篟笩“不正”二字,取其形(不)十喧(正)=聐、邪、斜、曲。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以下诸字:

继承和创新是西夏文的灵魂

这样的字共21个,从这个字例可以看出西夏的创字规律,在模仿汉字的原则下有所创新。正如杰出的西夏学者骨勒茂才在《番汉合时掌中珠》序里所说:“论未则殊,考本则同。”创新是西夏文字的灵魂和生命,如果没有创新,生搬硬套,西夏文化绝不会成为世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笔画上看,汉文一画有一、丨、丶、丿、乙、亅6个单字;二画有丄、人(亻)儿、几、八、入、П、冖、冫、凵、刀(刂)、力、勹、匕、匚、十、卜、卩、厂、厶、又共21个字;三画有口、土、夂、タ、大、子、宀、寸、小、尢、尸、屮、山、巛、工、己、巾、干、幺、广、廴、艹、弋、弓、彐、彡、彳等27个字。最多的笔画字达30多画,例如四个鱼字、四个龙字组成的汉字,虽不常见,但汉字字库里却有这些字。
而西夏人创字时虽然一画有:一、フ、丨、;二画有亠、ソ、二、兴、衇、形等,三画有衘、袉、匈等,但是有意义的很少,仅仅是个符号、构字的部件而已。最多的偏旁部首不过十一画,例如癱;最多的笔画单字不过二十二画,例如薔(巫神)。因此,西夏字的笔画比较均匀,最少也只有四画,例如柜人字。所以,西夏字看起来清新隽秀、婀娜多姿,是中国民族文字中的一朵奇葩。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