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妥玛式拼音
西方创建拉丁字母注音汉字源自1605年利玛窦的《西学奇迹》和后来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至19世纪先后又有马礼逊的《英华字典》及麦都思的《英汉字典》,都是用26个字母给汉字注音。虽然这些著作并未广泛流通,影响有限,但正是这些阶梯性的早期实践和准备,为“威妥玛式”拼音方案的出现及流传奠定了基础。
威妥玛(1818—1895),英国人。从1841年起在英国驻华使馆任职43年之久。1871年升为英国驻华公使。1888年回国后在剑桥大学讲授汉语,直至1895年逝世。威妥玛在华任职之前,主要在上海海关工作,并负责对来自英国本土的海关人员进行汉语培训。他1859年著《寻津录》,1867年撰写了汉语教科书《语言自迩集》。他根据北京读书音制定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给汉字注音,并成功发展了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地名的方法,一般称作“威妥玛式”拼音。
威妥玛自称用了8年时间制定正字法,几经反复,几易其稿,最后才完成。威妥玛拼音虽然保持了接近英文拼法的一些特点,但是并不完全迁就英文的拼写习惯。它的最大缺点是没有充分考虑汉语的语音特点,拘泥于国际习惯,沿袭了前人使用送气符号来表示声母的办法。在实际应用中,送气符号常常被省略,因而造成很大的混乱。
但瑕不掩瑜,《语言自迩集》是一部容量大、西方人学习汉语的教本,是100多年前北京话口语实录描写与汉语语法研究集大成的著作。它的重要价值,除了在北京话和普通话历史乃至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外,还在于这是一部注重现代汉语口语教学并用拉丁字母注音的“对外汉语教材”。
研究表明,马礼逊的音标系统主要记载了广州地区的方音,而威妥玛式的标音对象则是更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北京官话。威妥玛式继承了马礼逊方案的一些特点,又简化了马礼逊方案的一些写法。威妥玛式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音符数量,力求各个音符一致并近似英语发音,从而达到经济、一致的原则。
后来翟理斯在其《华英字典》(1912年版)中,对威妥玛的标音系统又略加改良,形成了“威妥玛-翟理斯式”。威氏拼音诞生之后被广泛运用于邮政电信、海外图书馆中文藏书编目、外交护照之中文人名及地名的译音等方面。
1906年春在上海举行的“帝国邮电联席会议”,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写法进行统一和规范。会议决定,基本上以翟理斯所编《华英字典》(1892年上海初版)中的拉丁字母拼写法为依据,也就是以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为依据。为了适合打电报的需要,会议决定不采用任何附加符号(例如送气符号等)。此种拼音系统被称为“邮政式拼音”,在1912年民国成立之后继续使用。它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拼写中国地名时最常用的系统,成为中国地名、人名及事物名称外译之译音标准。
1958年,我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部分老字号、驰名品牌仍沿用威妥玛式拼音,如中华烟标上的“CHUNGHWA”就属此例。直到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了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时,威妥玛氏才正式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