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戆章 汉语拼音文字首倡者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一次又一次落后挨打,这激起了士大夫的爱国情怀。他们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仅仅在于机器和技术,更在于民智早开和教育普及。他们看到在教育普及上,西方与日本使用的是易学易用的拼音文字或假名文字。他们感觉到中国文字笔画繁、读音乱的弊端。他们认为,必须改革汉字,用一种“字话一律”“笔画简易”的拼音文字来取代汉字。
那个时期,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他们用罗马拼音文字把《圣经》译成各地方言。教会罗马字的推行,使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对民众进行扫盲教育,拼音字母不失为一种理想工具,由此群起而创制中国的切音字方案。
福建走在汉字拼音改革的前列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福州和厦门是最早被列入开放口岸的城市,基督教在福建传播较早,福建方言对罗马字的传播贡献很大。单是用厦门话译成的《圣经》,就曾销售4万多部。在这种浓厚的拼音化氛围影响下,福建士人在清末的切音字运动中自然走在了先驱者队伍的前列。从1892年至1897年的6年间,5位学者的切音字方案刊行问世,其中有3位来自福建。
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创的拼音文字方案
卢戆章(1854—1928),福建同安人。自幼生活在厦门,9岁开始读书,18岁应试不第,21岁赴新加坡半工半读,专习英文,25岁返回厦门,以教外国人学汉语(厦门话)、教中国人学英文为业。后又应英国传教士马约翰的聘请,协助编纂《英华字典》。
卢戆章受西学影响至深,他将汉语与外语作了比较,认为中国字是天下至难,“感欧美各国皆拼音成文,便恍然发改造汉字之宏愿”。
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十几年苦心钻研,“尽弃外务,朝夕于斯,昼夜于斯”。他模仿拉丁字母笔形,制定了55个字母,合成一套音标,定名为“天下第一快切音新字”。他的方案采用“两字合切即成音”,声韵双拼,韵母在左,声母在右,另加鼻音符号和声调符号,这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创的拼音文字方案。
1892年,他在厦门出版读本《一目了然初阶》,并在当地传授。卢戆章在厦门积极推行新字,“有学而问字者,不惜焦唇敝舌以诱之”。据说,普通人学习新字“只须半载,便能持笔抒写其所欲言”,而且当时不少旅闽西人“亦多传其学,称为简易”。
为推进汉语近代化奋斗不已
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切音字,在1898年“百日维新”和1905年“新政”期间,他两次将方案上呈清政府,希望得到支持,但都夙愿未酬。
他后来到日本占领下的台湾,受假名的影响,采用汉字偏旁的简单笔画,写成《中国切音新字》,有声母25个,韵母102个,以京音切音字为主,也可拼写福建的一些方言。
1913年后,卢戆章修改厦门切音字母,改名“国语字母”,并以《中国新字》为名出版。这是他的第三个汉语拼音方案。
他第一套方案采用的是拉丁字母,从而成为清末汉语拼音运动中采用拉丁字母的第一人。他第二套拼音方案采用的是日本假名系符号。他第三套拼音方案采用的是汉字笔画式。他的拼音方案既借鉴了西方拼音文字的便捷,又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反切。他的汉语拼音方案实行“词素连写,词间分开”,注意词语连写、标记调号、横行书写、使用标点符号等,这在我国都是首创。
1906年,他带该书第三次进京呈送清政府,仍没有结果。于是,他决定在民间宣传新方案。他在书名旁印着一副对联“卅年用尽心机,特为同胞开慧眼;一旦创成文字,愿教吾国进文明”,表示他的苦心和抱负,这也正是卢戆章为求祖国富强,推进汉语近代化而奋斗不已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