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文字

作者 闻述之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33期 发布时间 2014-11-08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河流域的印章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共同形成了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唯有中国的甲骨文穿越时空,至今仍在使用并且充满活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词

在公元前20世纪,印度古代文字出现,这些文字大多刻在石头或陶土制成的印章上,称为印章文字。

印章一般用皂石、黏土、象牙和铜等制成,大多雕有不超过20个铭文,还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浮雕。其题材主要是当时常见的动物,古代印度河流域人民狩猎、航行、娱乐等情景,以及宗教神话内容。其中很多符号是象形的,可能还处在象形文字阶段,但又因有表音节和重音的符号,所以也被认为是向字母文字过渡的表音文字。

到目前为止,共发现这种文物2500种左右,文字符号共有400-500个。这些符号一般由直线条组成,字体清晰,基本符号有22个。在印章上还有雕画,这种雕画和文字是什么关系还不清楚,根据学者推测,这些铭文可能是印章主人的姓名和头衔等,雕画可能是他们崇拜的事物。

这些印章本身就是一种雕刻艺术,反映了当时人们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内容。

1826年,一名英国逃兵詹姆斯·刘易斯来到今天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区,在一片山丘上发现了一大片城堡废墟。他把此地取名为“哈拉巴”。

1921年,印度考古学家L.班奈吉在印度河下游一处叫摩亨佐·达罗的地方发掘佛塔遗迹时,意外地发现了刻有动物形象和文字符号的印章。同年,B.D.塞尼在印度河上游旁遮普省蒙哥马利县的哈拉巴发现了类似的遗物。学者们经过更详细的调查后断定:这一带一定有远古文化的遗迹存在,并将它命名为“哈拉巴文化”,它是出现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中期的古代印度文明。

与印章同时出土的还有刻字的泥版、货币和盖有印章的陶封等。这些古印从材质上看,有天青石的、陶土的、象牙的,还有钢的。印章的形状一般为2.5厘米直径长的正方形,也有的呈长方形。这些印章上刻有牛、鱼和树木的图形文字,山川河流等自然物也很常见,很像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印章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文字体系,因此有人干脆把印度河流域文明称为印章文明。

20世纪50年代,捷克考古学家兼语言学家赫罗兹尼将哈拉巴文字与赫梯象形文字联系起来研究,并宣称已解读了其中125个符号。此后,印度考古局的S.R.拉奥博士、苏联学者Y.克诺罗佐夫领导的研究小组和芬兰学者A.帕波拉领导的斯堪的那维亚小组都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S.R.拉奥向全世界宣布了自己对印章文字的新见解。与此同时,苏联和芬兰学者一直试图用电子计算机破译印章(图章)文字。他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成果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所以哈拉巴文字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至今考古学家对印章文字的唯一了解是:它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第一行从右往左读,第二行从左往右读,如此往复,就像牛耕地一样。这些印章文字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水准,有文字的印章可能在政治、经济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这些对印章用处、意义的最终解释,依赖于对印章中象形文字的解读,这些文字也许是解开古印度文化之谜的关键。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