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变期内的最早汉字字体
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甲骨文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
一、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二、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字可能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写法。
三、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
四、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有的甚至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因此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金 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我国在夏朝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做“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做“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朝早期,下至秦灭六国,共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有2420个。
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所记内容也很不相同。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个字,记事涉及面很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金文早在汉代就已不断出土,被学者研究。金文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的主要资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大 篆
大篆,也称籀文。因其著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名。《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说文解字》中保留了籀文225个,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们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大篆春秋、战国期间通行于秦国,字体与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构形多重叠。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唐初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鸡)南之畴原出土了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馒头似的十个像鼓一样的石墩子。上面刻了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原刻700多字,现存300多字。这十个石墩现存故宫。因内容记载畋猎之事,故命名为“猎碣或雍邑刻石”,唐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像鼓,改名“石鼓文”,现作为大篆的代表。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了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笔画略有改变,更加工整匀称;笔势圆整;线条比金文均匀,无明显粗细不均的现象;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