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文的历史与新创

作者 东方白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497期 发布时间 2014-11-07

  壮族主要居住在广西、云南文山等地,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中广西的壮族人口有1700多万。壮族是勤劳、聪明、勇敢的民族,先辈们筚路蓝缕,创造了稻作、花山、壮锦、歌圩等优秀文化,也曾利用汉字的形、音、义,以“六书”结构法创造了“古壮字”(亦称“土俗字”“方块壮字”),用以记录和传承山歌、民间故事等民族文化。

  壮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为了便于记事和交流,在商周时期就创造了刻画文字符号。这种文字在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中称为sawgoek,意为本源书,即最古老的文字。从广西出土的战国至汉代的文物中看到,这种刻画符号开始出现对物象轮廓的勾勒,有向象形文字发展的趋势,它比结绳记事前进了一步。后来,随着汉文化在壮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壮族先民又吸取并仿造汉字“六书”的构字方格,创造出sawndip,意即生造字。这就是史籍所称的“土俗字”,又叫“方块土俗字”或“方块壮字”。这种文字有的是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汉字注壮语音义,有的是创造的象形字。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文字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至今只在民间的一定范围应用。现经初步搜集整理,已将流传的土俗字集注成《古壮字字典》出版。“古壮字”这一概念的确认,既反映了其作为一种民族文字的历史存在及作用,又把传统壮字与新创的拼音壮文区别开来。它表明壮族的文字历史悠久,并随着时代的前进又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提出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主张帮助尚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创造文字。于是,符合壮族语言发音的壮文应运而生,壮族人民从此有了统一、通用的文字。

  1954年4月,中央派北京大学袁家骅教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罗季光教授、王均教授、张均如教授等语言专家与广西的同志一道,组成30多人的壮语工作队,深入壮族地区进行全面的壮语调查。1955年2月,工作队的壮语调查工作暂告结束。经过半年多的调查,专家们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创制壮文和制订《壮文方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5年4月,有关制订壮文的座谈会在南宁召开。会上,专家们经过反复研讨决定,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壮话为标准音创制壮文,这为壮文的创制指明了方向。

  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1955年8月,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壮文方案》(草案)终于问世。《壮文方案》(草案)公布后,深受广大壮族干部、群众拥护,而经过试点教学表明,壮文与壮语文言相符,易学易懂易用,深受大家的喜爱。

  1957年11月29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3次会议讨论批准了《壮文方案》,使壮文成为迄今为止由国务院批准的唯一一种新创民族文字。

  1982年经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同意,颁布推行了壮文修订方案,对原方案中非拉丁字母的6个字母、5个声调符号作了修改,《壮文方案》使用的字母全部拉丁化,使壮族人民学习文化科技、传播交流、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载体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