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西夏文字第一人
清代著名学者张澍(1776~1847年)出生于凉州府(今甘肃省武威市)。他一直致力于西北史的研究。1804年,在凉州养病的张澍与友人共游当地的清应寺。他们见寺内有一碑亭,前后都用砖封闭得严严实实。张澍一时好奇,遂请寺内的和尚拆封砖墙,但和尚就是不答应。原来当地广有传闻,此碑亭不能拆封,如拆封就会有风雹之灾。张澍不信,提出如有灾祸,愿意承担责任。碍于情面,寺院和尚只得答应。
拆开碑亭砌封砖后,出现了一个250厘米高、90厘米宽的石碑,上面刻的文字形体方整,共计28行,每行65个字。乍一看,这些字类似汉字,好像都能认识。但细看,却连一个字也无法辨识。
张澍认定碑后一定另有文字,又令拆除后面封砖,果然见到碑的另一面刻有汉文,第一行写着“大白高国境凉州感通塔之碑铭”,碑的建碑年款是“天佑民安五年岁次甲戌十五年戊子建”。“天佑民安”是西夏崇宗乾顺期间的年号,张澍据此断定,碑上所刻的无法辨识的文字为西夏国文字。这块石碑就是有名的“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
此前近500年,随着西夏亡国,西夏文字逐渐成了死字、天书,张澍因此成为近代中国学界中明确识别出西夏文字的第一人。
张澍把这一重要发现记在《书西夏天佑民安碑后》一文中,于l837年刊出,但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北京市北郊著名的居庸关下,有一座用汉白玉石砌成的精美云台,为元末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修建。云台门洞内壁上镌刻6种文字,布列两壁,内容为佛经及《造塔功德记》,其中早已知晓的有梵文、汉文、藏文、八思巴文、回鹘文,还有一种文字谁也不知为何种文字。
1870年英国人伟烈考定其是12世纪金朝创制的“女真文字”,12年后,法国学者德维利亚怀疑它可能是西夏文。直到1898年他考证了《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后,在《西夏国字研究》一文中,才确认这种文字就是西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