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活字印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014枚回鹘文木活字

作者 雅森•吾守尔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485期 发布时间 2014-11-06

  1908年2月25日,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率领法国中亚考察队到达敦煌,他们对敦煌千佛洞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勘测和考察。在取得掌管藏经室的王道士信任后,进入了藏经洞。伯希和在莫高窟北区第181~182窟(现编号464~465窟)的积沙中发现了许多回鹘、西夏和藏文文献,以及960枚回鹘文木活字。伯希和考察队收集品中的文献材料,绝大部分入藏法国国家图书馆。美术品入藏巴黎罗浮宫,后移交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吉美博物馆)。上面所说960枚活字也由吉美博物馆收藏,一直在博物馆储藏室里作为重要文物保存,摆放在按照活字的尺寸定做的有三层抽屉的盒子中,馆藏编号为MG25507。

  1988~1995年,敦煌研究院对敦煌北区洞窟逐一进行了清理发掘。发现的遗物中除了大量的回鹘文献和其他文物,有48枚回鹘文木活字。加上由敦煌研究院文物仓库保存的6枚(也由北区出土)共计54枚。这些活字与法国的收藏同属一类,使存世的回鹘文木活字达到1014枚。

  敦煌回鹘文木活字的发现在中国和世界印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表明,中国活字印刷术发明不久,就已经传播到西夏和回鹘地区。回鹘印刷实物的发现提供了早期活字印刷实物证据,更加确认了中国首创活字印刷的地位,扩大了我国早期活字印刷使用范围。更重要的是,回鹘文活字中有大量的以语音为单位的活字,已经蕴含了西方字母活字形成的原则,其创造和使用于12和13世纪之间,早于德国古登堡使用的金属活字200年左右。回鹘人创造了适合自己语言和文字特点的活字,事实上开创了拼音文字活字印刷的先河,是世界活字印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