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字的应用
用金属版印刷,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印花铜版,证明在公元前2世纪,已用铜版在丝织品上印花了。宋代的纸币是用整块铜版印刷。宋代还并开始用铜版印刷商标广告,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广告纸所用的铜版就是证明。
元代王祯在所著《农书》中记载:“近世又有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这说明在13世纪后期,就有人使用过锡活字。这是关于金属活字的最早记载。
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为济国公。他对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的铁版胶泥活字法进行了一点小改动,把铁板改为铜板,印制所撰的《玉堂杂记》。铜板比铁板传热性好,易使黏药熔化,铜板虽比铁板价格贵,但对一个公爵来说,这算不了什么。
用金属材料制造活字,是活字印刷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王祯以前,已有人用锡做活字,但锡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难,难于推广。公元15、16世纪(明朝弘治初年),铜活字流行于无锡、苏州、南京一带。当时这一带有不少富家用铜活字印书,最有名的是无锡华燧的会通馆、华坚的兰雪堂等。
华燧的会通馆印书最早,也最有名。华燧是无锡人。明弘治三年(1490年),华燧用铜活字印出《宋诸臣奏议》50册。这部书的印刷质量不太理想,首先是字排得参差不齐,有的字只印出一半,墨色也不均匀,书中错字很多,可能是经验不足所致。但这毕竟是最早的铜活字印本,其历史价值很珍贵。
华燧排印铜活字本,传至现今的有弘治五年(1492年)的《锦绣万花谷》;弘治八年(1495年)的宋洪迈撰《容斋随笔》《文苑英华辩证纂要》;弘治十一年(1498年)排印的《会通馆集九经韵览》《纪纂渊海》《会通馆印正辑补古今合璧事类》(前集、后集、续集、补集)等。会通馆先后印了15种书,每部书的版心下方都留有“会通馆活字铜版印”8个字。
与华燧会通馆齐名的,是无锡华坚的兰雪堂铜活字印刷。华坚是华燧的侄子,兰雪堂的铜活字印刷比会通馆要晚些,印书的数量也不如华燧多。兰雪堂最早排印的书籍,是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印成的《白氏长庆集》71卷和《元氏长庆集》60卷。又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印成《蔡中郎文集》10卷,《外传》1卷,及《艺文类聚》100卷。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印成《春秋繁露》17卷。兰雪堂所印的书,多在目录后或书本印有图记。
华燧的叔叔华珵也曾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用铜活字排印过陆游的《渭南文集》50卷和《剑南诗稿》8卷。从华珵所印的《渭南文集》来看,其字体完全不同于其他华氏的字体,可见华珵所用的铜活字是自己刻制的。
铜活字印刷在清代进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数量达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内府制造25万枚铜活字,排印64套《古今图书集成》,共32万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