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的起源和发展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5

行书的出现是在东汉末年,据唐张怀瓘在《十体书断》中说:“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楷书)之小讹,务从简易。”虽然字体的创始归功于一人很不公平,但刘德升至少是当时的一位行书代表。他的行书虽属草创,但据说飘逸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可惜其书作没有保存下来。刘德升的书迹虽不可得见,而安徽亳县出土的东汉曹氏宗族墓的砖刻行书与刘德升时代相当,作于东汉延熹七年(164年)至建宁三年(170年)之间,《了忽焉》《当奈何》《为汉所炽砖文》《一日持书砖铭》等显然都属行书的范畴,是在新隶体的基础上,受草书的影响而产生的早期行书。这为我们想象刘德升行书提供了一个基点。

钟繇和胡昭是刘德升的得意弟子,胡书肥钝,钟书瘦妙,钟繇在书法史上声名远扬。传说钟繇的书信以行书签押署名,所以古人又把行书称为“行押书”(行狎书)。行书字体特征的基本确立是在东晋时期。行书虽然有很多特点类似于草书,但保留着隶书基本的字形结构,不仅书写快速,而且容易辨认,这使它在起草文稿或书信往来时更为实用。

东晋以前的行书虽在体势、点画方面初具规模,但书风朴质,殊乏新妍流便之美。经东晋王廙、王洽、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努力,出现了清新简易的新体,将传统书法的古质之风变成所创新体的“今妍”。在东晋南朝,家人朋友之间的吊问手札时兴采用新妍流便的行书,这种“亲狎不端肃”之“行押书”颇能传达书写者的风采情怀。“千里相闻,迹乃含情”,“虽则不面,其若面焉”。这样的应用,促进了行书的跃进式发展。王焕之的《二嫂帖》就是这一时期代表作品之一。

行书作为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比楷书简捷,经常运用连笔和省笔,以提高书写速度,但又比草书规整,不用草化的符号,所以既快捷又有很好的可识性,魏晋时期极为流行。王羲之在张芝、钟繇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造出一种不同于汉魏质朴书风的新书体,妍美流便,自然清新,为后世树立了一种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南北朝至初唐的书坛,完全笼罩在二王行书艺术风格氛围之中。唐朝中期,颜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宋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均受其影响。元至明中叶,无论是赵孟 还是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均在书坛中占据一席之地,而明代晚期至清代则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行书的特点在于笔毫的使转,这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或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

(选自语文版高中书法教材《书法艺术》)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