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繁简字的解决拟案

作者 李牧 来源 《汉字书同文研究》第7辑(2008年) 发布时间 2014-12-16

1.0 提要

本文乃就海峡两岸规范字的对比中所得的260个“非对称字”加以剖析,说明就大陆7000规范字言,那些字可以当作异体字处理;那些字宜分列出来,并考虑加入规范字中。以使繁简体可作对称的转译,亦即计算机自动转换时,可能不需另作人工校核。

关键词:非对称(一对多)繁简字 异体 或体 累增

2.0 分析

笔者曾将大陆规范(陆规)通用字与台湾标准(台标)常用字及部分次常用字的字形,作逐字的比较[1],所得结果如次表:

  

陆规常用字

陆规次常用字

陆规外

简一繁多

合计

台标常用字

3450

1571

120

260

5401

台标次常用字

46

1654

 

 

1700

台  标  外

4

275

 

 

279

合计(样本)

3500

3500

120

260

7380

由上表可知,在两岸规范字对照中有260个是“非对称字”,即一个简化字相当于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繁体字。其原因是台湾标准收字范围较宽,在其选字原则中有这样規定[2]:

⒈ 字形有数种而音义无别者,取一字为正体;余体若通行,则附注之。如:“才”的附体“纔”。

⒉ 字有多体,其义古通今异者予以并收(如:間/閒);古别今同者亦予并收(如:証/證)。

就大陆规范言,这些“非对称字”中,有些字可当作异体字处理;而有些字则必须分列增补,以便繁简对译时,免生歧义,或使表意更加精确。

处理异体字可用几何图形来比方。字义含盖的范围就像个圆形,如果甲乙二字互为异体,则是二个半径相等(或相若)的同心圆;如果甲字的字义含盖了乙字的字义,像个大圆内含着个小圆,就可采用甲字而舍弃乙字;如果两个圆形相交,只有部分字义(交叉处)相同,二者就不算是异体,而必须分列。另一方面,倘若二字在常见的字义上相似,亦可不予增列,以免增加太多的繁體字。

兹把此260个“简一繁多”的非对称字,照上述原则,逐字分析如下文附表,并获得结论如次。

3.0 結論

为使陆规的通用字,在繁简转译时对称,则现有的规范字(7000),拟增补如下38个繁体字:

“襬、蔔、衝、噹[口当]、彫、鬥[门斗]、髮[发彡]、彿、枴、後、薑、逕、釦[钅口]、睏、裡、慄、燐、麵[麦面]、糢、您、捻、盤[盘]、悽、拑、羶[膻]、牠、罈、醃[腌]、簷[檐]、札、搾、貲、併、幹[人干]、濛、係、祗、颱[风台]”

具体理由兹说明如下:

⒈ 因归部(偏旁)较佳,以台湾标准字取代大陆规范字者有4:

“盤[盘]、羶[膻]、醃[腌]、簷[檐]”。

⒉ 增补的繁体字,其偏旁宜类推简化者有4:

“噹[口当]、釦[钅口]、麵[麦面]、颱[风台]”。

⒊ 建议以新创的简化字取代繁体者有3:

“鬥->[门斗]、髮->[发彡]、幹->[人干]”。

⒋ 为求表意更加精确所增补的繁体字29个:

“襬、蔔、衝、噹、彫、鬥、彿、枴、薑、逕、釦、睏、裡、慄、燐、糢、您、捻、悽、拑、牠、罈、札、搾、貲、併、濛、係、祗”(此29字若不增补,繁简转译时亦不致发生歧义)。

⒌ 就目前个人所知,容易发生歧义的是下列5字:

(1)发/發髮(例如清朝称太平军为“髮匪”,转译后变成“發匪”);

(2)后/后後(“皇天后土”变成“皇天後土”);

(3)台/台颱(“台风”是指表演者在舞台上的“台风”还是海上吹来的“颱风”?);

(4)干/干杠幹(“干涉”翻成“幹涉”);

(5)面/面麵(“面粉”是吃的还是化装用的?)。

这5组易生歧义的字宜优先解决,其它只影响表意精确度的字(29个)或以繁代简的字(4个),则等到讨论繁简体统合时再行处理。

⒍ 因为台湾标准字中含有不少异体字,增补后“简一繁多”的情况还是会存在,但大陆规范字对应的是甲字或甲字的异体,当无碍于正确的转择。

⒎“非对称繁简字”的解决方向是缩小二者之间的差异,如果某些通行的繁体,有其优点,则不妨容纳并行。大陆规范如此做法,台湾标准也应该一样,这样就可逐渐的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达到繁简统合的终极目标。

4.0 附表:非对称字(260个)分析表 (右边加 * 者表拟增补的繁体字)

“或体”指台湾教育部《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内“甲字或作乙字”的批注,以及字书[3]内的说明,即一字二形;可认为是等径同心圆的异体。“累增”指增形的异体字,如“採”为“采”的累增。“异体”加注台湾规范者,专指《通用汉字标准交换码》内所注明的异体,只有6 个字。

表1. 一对二字(235组)

庵/菴庵:“庵”,草庐,小寺同“菴”;菴另指草名,但罕用

摆/襬擺:“摆”多用作动词,“襬*[衤罢]”衣服下襬,分列

板/板闆:“板”义可含“闆”

杯/杯盃:“盃”为或体

背/背揹:“揹”动词,但“背”可兼动、名词

表/錶表:“錶”名词,但“表”可兼动、名词

別/別彆:“彆”有委曲忍受义,但不常用

卜/蔔卜:分列,“萝蔔*”为蔬菜,宜从艹

布/布佈:“布”名词,但“佈”可兼动、名词

才/纔才:“纔”为或体

采/采採:同为动词,“採”,累增字

彩/彩綵:“彩”义含“綵(色彩,彩衣)”

铲/剷鏟:“铲”可兼动(剷)、名(鏟)词

尝/嚐嘗:“嘗”可兼“嚐(试味)”义

嗔/嗔瞋:“怒”曰“嗔”,与“瞋”通

吃/吃喫:“喫”,或体

痴/痴癡:“癡”,台湾规范的异体

冲/衝沖:分列,“衝突”的“衝*”从行,较为形象化

虫/虫蟲:“虫”义含“蟲”,“虫”另有“虺(hui3)”义

丑/丑醜:“丑”可兼“醜”义

出/出齣:“出”可兼“齣”义

锤/錘鎚:“鎚”,或体

棰/槌棰:“棰”为“槌”的或体

唇/脣唇:“唇”,或体

啖/啖啗:吃食,诱骗之义, “啖、啗”二字相通, 說文作“啗”

当/当噹:分列,“噹*”象声,从口为佳,简作[口当]

荡/盪蕩:“蕩”含“盪”义(摇动,洗涤,放荡)

堤/堤隄:“隄”为或体

抵/牴抵:“抵”可兼“牴(抵触)”义

雕/彫雕:分列为佳,“彫*”专指雕刻,“雕”专指鸟

吊/吊弔:“吊”本作“弔”,现指缢死及量词;“弔”指弔唁

咚/咚鼕:“咚”含“鼕(鼓声)”义

斗/鬥斗:分列,“鬥*”改从[门斗]

炖/炖燉:“炖”义含燉(煮)

儿/儿兒:从简,“兒”取消

发/髮發:分列,“髮*”改作[发彡]

翻/翻繙:“翻”可兼“繙”义(揭开,翻译,翻覆)

范/範范:“范”可兼“範”义

仿/仿倣:“仿”兼“倣(模仿)”义

丰/豐丰:从简,“豐”取消

佛/彿佛:“彿*”分列,使“佛”专指佛教

夫/伕夫:“夫”含“伕”义(力役的男子)

复/複復:复可兼“複/復”义

杆/杆桿:从简,“桿”取消

杠/槓杠:从简,“槓”取消

个/個箇:在量词上,“箇”为“个(個)”或体

构/構构:从简,“構”取消

雇/僱雇:“雇”为“僱”本字

刮/颳刮:“刮”可兼“颳(起风)”义

挂/挂掛:“掛”为“挂”或体

拐/枴拐:“拐”,动词;“枴”,名词;分列

圭/珪圭:“圭”义含“珪(瑞玉)”

焊/銲焊:“銲”通“焊(焊接)”

合/盒合:“盒”,古字作“合”,专指盒子

哄/鬨哄:在“幺喝,哄动”上通“哄”;“鬨”有斗义,罕用

后/后後:“後*”分列,使后专指后妃

胡/胡鬍:“胡”可兼“鬍”义

划/划劃:从简;“划”含“劃”原有刻划、区分之义

哗/譁嘩:“譁”,或体

坏/坏壞:从俗,“壞”取消

回/迴回:“回”可含“迴”义(回旋,环绕等)

毁/燬毀:“燬”,累增字

汇/彙匯:“汇”可兼“彙”义

获/穫獲:“获”可兼“穫”义(收割禾稼)

饥/饑飢:从简,“饑”取消

几/幾几:从简,“幾”取消

绩/績勣:“勣”,或体

迹/跡蹟:“迹/蹟”为“跡”的或体

家/傢家:“傢”简作“家”后,“家”可含“傢(傢伙)”义

奸/姦奸:“奸”可兼“姦”义(邪恶,淫乱,狡诈)

荐/薦荐:从简;“薦”为台湾规范异体

鉴/鑒鑑:“鑑”义己为“鉴、镜”义取代

姜/姜薑:分列,“薑*”蔬类,宜从“艹”

剿/勦剿:“勦”为或体

杰/杰傑:音同,“杰”为俗体

筋/觔筋:音同,在主要字义(肌腱)上亦同

尽/盡儘:“儘”,累增字

径/徑逕:“逕*”另有直接(副词)义,宜分列

巨/巨鉅:“鉅”,累增字

卷/捲卷:“捲”,累增字

浚/濬浚:从简,“濬”取消

克/剋克:“剋”,累增字

坑/阬坑:“阬”,或体

扣/扣釦:“扣”动词,“釦*”名词,分列,金旁简化后作[钅口]

夸/夸誇:“夸”可兼“誇”义

馈/餽饋:音同,在主要字义上(致赠)同

昆/崑昆:“崑”山名,可用“昆”代

捆/捆綑:“綑”通“捆(绑束)”

困/睏困:“睏*”另有所指(想睡),分列

琅/瑯琅:“琅”含“瑯”义(琅琊,珐琅)

狸/貍狸:从简,“貍”取消

璃/琍璃:“琍”为异体字

里/里裡:“裡”相当于“裹”,“里/裡*”分列为佳

栗/栗慄:“栗”,树木;“慄*”,身发抖;各有所指,分列

历/曆歷:“历”可兼“曆/歷”义

帘/帘簾:“簾”为异体字

炼/煉鍊:在冶金/修炼之义上“炼”通“鍊”

梁/樑梁:“樑”累增,台湾规范异体

淋/痳淋:“痳”,病名,可用“淋”代

磷/燐磷:“燐*”指燐火,“磷”指矿石,分列为佳

菱/蔆菱:“蔆”为“菱”本字

炉/爐鑪:“鑪”,或体

卤/鹵滷:“滷”累增

仑/侖崙:“崙”,山名,可用“侖”代

罗/羅儸:“儸”族名,可用“罗”代

麻/痲麻:“痲”,病名,可用“麻”代

霉/黴霉:“黴”为异体字

弥/彌瀰:“瀰(水满)”为“弥(满)”的引申义

秘/秘祕:“秘”,或体

面/麵面:分列,“麵*”形旁“麥”简化[麦面]

悯/憫愍:忧伤/怜恤,“悯”通“愍”;“愍”另有“乱”义,罕用

模/糢模:“糢*”,在面食上通“饃”;在“模糊”上通“模”,分列

乃/乃迺:“迺”,或体

你/您你:分列,“您*”,敬詞

拈/捻拈:“捻”,以指撮取通“拈”;“捻*”另有搓、捏等义

念/念唸:“念”可兼“唸”义

娘/孃娘:“孃”,或体

啮/齧嚙:“齧”,同“啮”

暖/煖暖:“煖”通“暖(温,使热)”

盘/槃盤:“槃”为异体字;“盘”宜复原有形声功能的繁体“盤*”

彷/彷徬:“彷”,彷彿;在彷徨义上同“徬”,一字二音

炮/砲炮:“砲”,或体

碰/踫碰:“踫”为异体字

匹/疋匹:在量词(布帛,马匹)上“疋”通“匹”

辟/辟闢:“闢”为累增字

扑/扑撲:“扑”为“撲”或体

仆/僕仆:从简,使“仆”兼“仆(倒)/僕(役)”义

朴/樸朴:从简,使“朴”兼“朴/樸”义

凄/淒悽:“悽”属于内心感觉,“悽*”分列

戚/慼戚:“戚”可兼“慼”义

千/韆千:“千”可兼“韆”义

签/籤簽:在标记/竹签之义上“签”通“籤”

钳/拑鉗:“鉗”名词,“拑*”动词,分列

纤/纖縴:“纤”可兼“纖/縴”义

枪/鎗槍:“鎗”,亦作“枪”(或体)

强/強彊:“彊”,或体

秋/秋鞦:“秋”可兼“鞦”义

球/球毬:“毬”,今字作“球”

曲/麴曲:“曲”可兼“麴”义

蜷/蜷踡:“蜷”可兼“踡”义

熔/熔鎔:“鎔”为异体字

箬/箬篛:“篛”,或体

晒/曬晒:从简;“曬”为台湾规范的异体

膻/膻羶:以“羶”代“膻”;“羶”从羊,较为形象化,易记认

舍/舍捨:“舍”可兼“捨”义

沈/沈瀋:“沈”可兼“瀋”义

剩/賸剩:“賸”为异体字

尸/尸屍:从简,“屍”取消

虱/虱蝨:“蝨”字亦作“虱(或体)”

湿/溼濕:“濕”,或体

薯/藷薯:“藷”,或体

朮/術朮:从简,“術”取消

松/鬆松:“松”可兼“鬆”义

嵩/崧嵩:“崧”为异体字

搜/蒐搜:“蒐”异体

酸/痠酸:“酸”可兼“痠”义

蓑/蓑簑:“簑”异体

它/牠它:分列,“它”指无性之物;“牠*”指动物

坛/罈壇:“坛”对应“壇”;“罈*”,陶器;宜分列

叹/嘆歎:“歎”,或体

藤/籐藤:“籐”异体

体/体體:从简,“體”取消

眺/眺覜:“覜”为异体字

听/聽听:“听[yin3]”嬉笑,罕用;“聽[ting]”的简字

团/糰團:“團”可兼“糰”义

托/託托:“托”可兼“託”义

挽/挽輓:“挽”可兼“輓”义

喂/喂餵:“喂”可兼“餵”义

污/污汙:“污”,或体

溪/谿溪:“谿”为异体字

嘻/譆嘻:“譆”为“嘻”异体(同指赞叹声,悲叹声)

席/席蓆:“蓆”,累增字

咸/鹹咸:“咸”可兼“鹹”义

衔/銜啣:“啣”,或体

弦/弦絃:“絃”为异体字

闲/閑閒:“閒”为异体字

镶/瓖鑲:“瓖”为异体字

向/嚮向:“嚮”,累增字

筱/筱篠:集韵:“筱”或作“篠”

效/傚效:“傚”,累增字

泄/洩泄:“洩”,或体

幸/幸倖:“幸”含“倖”义(宠幸,侥幸,非分所得)

凶/兇凶:“凶”可兼“兇”义(暴徒,狠恶)

修/脩修:“修”,修养;“脩”,肉脯;但不常用

吁/籲吁:从简,“籲”取消

須/鬚須:从简,“鬚”取消

恤/卹恤:“卹”,或体

勋/勛勳:“勳”为台湾规范的异体

熏/燻熏:“燻”累增字

腌/醃腌:常用义是盐渍食物,以“醃*”代“腌”为佳

烟/菸煙:“菸”,今作“煙”;“烟”为“煙”或体

檐/簷檐:以“簷*”代“檐”;“檐、簷”通行,从竹比从木易辨异

岩/岩巖:“岩”为“巖”简体

咽/嚥咽:“咽”义含“嚥(yan4,吞)

焰/燄焰:“燄”为异体字

艳/豔艷:台湾规范“艷”为“豔”异体字

扬/颺揚:“扬”含“颺(飘扬)”义

肴/餚肴:“餚”,累增字

迤/迤迆:“迆”为异体字

殷/殷慇:“慇”,累增字

佣/佣傭:“佣”可兼“傭”义

涌/涌湧:“涌”为“湧”或体

游/遊游:“游”含“遊”义(“游”之含义较广)

郁/鬱郁:從简,“鬱”取消

欲/欲慾:“慾”,累增字

御/御禦:“御”可兼“禦”义

愿/愿願:“願”为异体字

岳/嶽岳:“嶽”为异体字

云/云雲:“雲”,累增字

咱/喒咱:“喒”为异体字

赞/讚贊:“讚”,累增字

脏/臟髒:“脏”可兼“臟/髒”二义

噪/譟噪:在喧哗,嘈杂之义上“譟”通“噪”

扎/札扎:“扎”动词;“札*”名词;分列

榨/榨搾:“榨”名词,“搾*”动词,分列

沾/沾霑:“霑”,累增字

占/占佔:“佔“,累增

照/照炤:“照”含“炤(明,耀)义

棹/棹櫂:“櫂”为“棹”或体

症/癥症:“癥結”可否以“症结”取代,可讨论

证/証證:在凭证,谏诤,验证上“证、證”相通

致/緻致:“緻”,累增字

制/制製:“制”可兼“製”义

志/志誌:“志”可兼“誌”义

钟/鐘鍾:“钟”可兼“鐘/鍾”二义

冢/冢塚:“塚”,累增字

周/周週:“周”可兼“週”义

胄/冑胄:“胄”可取代“冑/胄”二形

朱/硃朱:在深红色之义上“硃”与“朱”通

筑/築筑:“築”,累增字

注/注註:“注”可兼“註”义

專/專耑:在“专一”义上“耑”与“专”通;“耑”另有“端”义

准/準准:“准”可兼“準”义

咨/諮咨:“諮”,累增字

资/貲資:“貲*”有计量义(如所费不貲),宜分列

 

表2. 一對三字以上(25组)

刨/刨鉋鑤:“刨”可兼动(刨)名(鉋)词;“鑤”,为“刨”或体

并/并併並:“并”可与“并/並”对应,副詞;“併*(併吞,合併)”为动词,宜另列

泛/氾泛汎:“汎、氾”,或体

干/幹杆干:“干”与“干/杆”对应;“幹*”宜另列,或取“幹”的右旁[人干]

局/局侷跼:“局”与“局/侷”对应;“跼”,曲身,本作“局”,又有偏举一足义,但不常用

蒙/濛蒙矇:“蒙”与“蒙/矇”对应;“濛*”另列,例“濛濛细雨”比“蒙蒙细雨”更形象化

升/陞升昇:同义,同为动词;“昇/陞”可认为“升”的异体

苏/甦蘇穌:“甦”为异体;“穌”义与“苏”同

系/係系繫:“系”可与“系/繫”对应;“係*”有“关系/乃是”之义,宜另列

愈/瘉愈癒:“愈”可取代“瘉”义;“癒”,累增

只/隻只祗:“只”与“只/隻”对应;“祗*(zhi)”另有“敬”义,宜分列

台/檯台臺颱:“台”与“台/臺”对应;“檯”累增;“颱*”改从[风台],以免“台風”与“颱風”混淆

5.0 附录:台湾规范字CNS11643概述

5.1 台湾CNS11643 所含“标准字体”的来源

1)1982年9月教育部公布《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共收4808字。该表主要参考师大国文研究所之《常用字表》(2408字);教育部之《国民学校常用字汇表》(4708字)等15种数据,合并统计其频率,再参酌各方意见修订而成。

该字表以楷书为准,字形有数种而音义无别者,取一字为正体,余体若通行,则附注如下,例如:“才”为正体,”纔”字附见[注]。

选取原则:

(1)取其最通行者。例如:取“慷”不取“忄亢”;

(2)取其合于初形本义者,例如:取“腳”不取“脚”;

(3)取其笔划较简,使用较广者。例如:取“炮”不取“礮”;

(4)字有多体,其义古通今异者予以并收,如“間/閒”;古别今同者亦予并收,如“証/證”。

2)1982年12月教育部公布《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共收6330字。选字的原则:

(1)凡十三经、四史、楚辞、文选、淮南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管子等;

(2)以《中文大辞典》为根据,再参酌其它辞书,凡某字之词头次数出现超过二次以上者;(3)现代学术专业或地方性用字,经讨论决定者。

[注]:除4.0 附表所列的“或体”字外,台湾标准书册内还注明的“或体”字有:

姪/侄、夠/够、墳/坟、亙/亘、憑/凭、撐/撑、據/据、擔/担、攜/携、敘/叙、沈/沉、況/况、溫/温、澄/澂、災/灾、爐/罏、瓊/琼、疊/叠、禮/礼、繡/绣*、缽/钵*、罵/骂*、 腳/脚、膽/胆、舉/挙、著/着、蒞/莅、裡/裏、褲/绔*、豬/猪、贗/赝*、蹤/踪、逾/踰、針/鍼、 鏽/锈*、鐵/铁*、雞/鸡*、體/体、黏/粘、洌/冽、 ( *原注是繁体偏旁) 可知“或体”字形,有些与简化字相同。

5.2 台湾规范字CNS11643的公布

(1)1986年10月,行政院科委会、教育部、中央标准局等合编之《通用汉字标准交换码》CNS11643,共收编规范字13051个。乃以教育部之常用字汇(4808),次常用字汇(6330)为根据,再由现行之主要中文系统中过滤选择使用频率较高之1907 字合编而成。异体字部分,原则上不另编码,只选择最常用的“勋(勳)、梁(樑)、荐(薦)、痴(癡)、艳(豔)、晒(曬)” 6个异体字。字形方面,概依教育部《标准字体表》制作,逐字查考,统一点画。编码顺序,以“先笔划后部首”的方式排列。

其中常用字(5401)部分,乃由常用字汇4808个、国小教科书之常用字587个及异体字6个合编而成。将该规范字集的13051字,扣除常用的5401字后,所余的7650字,则为次常用字集;内含上述之次常用字标准字体6330个。

(2)1988年6月《通用汉字标准交换码》CNS11643,增補6148个罕用字,合计共 19199字;但罕用字,並不予以编码。

参考--

  (1)参见李牧《两岸规范字字形的比较与分析》

  (2)参见本文附录“台湾规范字概述”;

  (3)其它——高树藩等所编《国民常用标准字典》及其《形音义综合大字典》等。

备查一、3.0结论部分增补字信息

襬(下摆)bǎi  蔔(萝卜)bo 衝(冲)chōng 礑(当)dānr

彫(雕)dīao 鬥(斗争)dòu 髮(头发)fà

彿(仿佛)①fú仿佛②fó佛教 枴(拐)枴杖 後(后)后面

薑(生姜)jiāng 逕(径)路逕jìng 釦(扣) 钮扣 睏(困)

裡(里)里面 慄(栗)lì不寒而慄

燐(磷)磷火 麵(面)面粉 糢(馍) 您(你)未取消

捻 未取消niǎn 盤(盘)pán 悽(凄)凄惨 拑(钳)夹住

羶(膻)shān《新华字典》“膻”为正 牠(它) 罈(坛)tán

醃[腌] 簷(檐)《新华字典》“檐”为正 札 未取消

搾(榨)《新华字典》“榨”为正

貲(资)zī有计量、财务义,新华字典“貲”单列 併(并)合并

幹[人干]树幹 濛(《新华字典》“濛”单列) 係(系)关系

祗(只)zhǐ 地神 颱(台)[风台]

备查二、表1中若干字信息

嗔(瞋)音chēn,“怒”义;《新华字典》均作正字。

痴(chī) 虫(chóng)啗(dàn) 荡(dàng) 抵(dǐ) 翻(fān)

仿(fǎng)杠(gàng) 焊(hàn) 哄(hòng) 尝(cháng)堤(dī)

炖(dùn) 范(fàn) 丰(fēng)杆(①gān ②gǎn) 哗(huá huā)

琅(láng)菱(líng) 弥(mí) 悯(mǐn) 啮(niè)

彷(①páng②fǎng) 扑(pū) 仆(pú) 朴(pǔ) 蜷(quán)

箬(ruò) 膻(shān) 蓑(suō) 眺(tiào) 衔(xián) 弦(xián)

闲(xián)吁(xǖ) 恤(xǜ) 迤(yǐ) 佣(①yāng②yòng)

郁(yǜ) 噪(zào) 扎(zá) 棹(①zhuào同“櫂”②zhuō同“桌”)

冢(zhǒng)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