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中国的书法,是汉字书写的方法;中国的书法艺术,是合乎汉字书写法度要求的艺术。书法艺术起源于实用的需求。古人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常在陶罐等日用器物上刻画记符。最初只是为了记事或装饰器物,后来,这些写实性的或抽象性的图形符纹,逐渐演变为成熟的字。
汉字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开始萌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公元前14世纪,商朝第20代君王盘庚将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直到公元前11世纪商纣王亡国,前后270多年间,殷一直是商王朝的国都,所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殷商。商代甲骨文就是在殷的都城遗址废墟中出土的,所以又叫“殷文”或“殷墟文字”。这是一种刻在龟甲壳或者兽骨上的文字,我们称它为“甲骨文”,中国的书法艺术便是从甲骨文开始的。
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秋,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身体不适,便写了方子派人去中药房抓药。药抓回来后,王懿荣发现其中有一味叫“龙骨”的黑旧骨片上刻有一些符号,仔细辨认,竟然像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古文字。他大为震惊,于是寻访药铺掌柜,不仅把药铺里刻有文字的“龙骨”都买了下来,还通过古董商先后购买了1500余片甲骨,经过悉心研究、鉴定,认为这是商代的卜辞。就这样,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的殷商文字得以重见天日,王懿荣也被认为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
自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后,河南安阳殷墟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发掘。当地老百姓在古董商的利诱之下不断发掘、出售甲骨文,外国传教士也蜂拥而来,先后有7万余片甲骨被私人收藏,其中3万余片流散到海外。从1928年开始,国家组织科学发掘十多次,共计出土15万余片甲骨。甲骨的大量出土,使甲骨文研究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1900年,王懿荣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以身殉国,他的老朋友刘鹗将他收藏的1500多片甲骨进行整理,于1903年出版了《铁云藏龟》一书,其中收录了1058片甲骨拓片,这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籍。此后,甲骨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以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等人的成就最为突出,被称为“甲骨四堂”。学者唐兰曾评价他们的甲骨文研究:“自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史,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甲骨文是殷人巫术占卜的记录。占卜对殷人来说是极为神圣的事,他们频繁地占卜,虔诚地把占卜情况刻在甲骨上,然后把这些甲骨收集在一起,像档案一样保存起来。占卜的过程一般是先选择合适的龟甲(一般选用龟腹甲)或者兽骨,然后经过锉削刮磨,整治平整,再在骨面上钻一些小孔。占卜时用火在小孔内灼烤,灼烤后的骨片会出现许多不规则的裂纹,人们就按照这些裂纹的不同形状判别吉凶,最后再将占卜的过程和占卜的结果刻写在甲骨上。有时刻完之后,为了清晰美观,还在字的笔道上涂上朱砂。所有这些环节都有专职人员负责操办,比如专门整治甲骨的人,称为“龟人”;报告所卜之事的人,称为“太卜”;提供火灼材料的人称为“茎氏”;用火灼烤龟甲、兽骨,具体执行占卜的人称为“卜师”;根据灼烧后的卜兆判定吉凶并负责记录的人称为“贞人”等。甲骨刻辞一般都非常简单,少则几个字,多则二三十个字,五十个字以上的刻辞非常少见。但是,卜辞所涉及的内容却十分宽泛,几乎涵盖了商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和殷人事无巨细都要占卜有关,祭祀、战争、农业、渔猎、气象、疾病、生育等,无所不有,可谓我国目前最早的文献档案材料。殷朝的占卜者集巫术家和书法家于一身,因此,郭沫若在《殷契萃编·自序》中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细考于方寸之片,刻文数十,壮者其一字之大,径可运寸。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固亦间有草率急就者,多见于廪辛康丁之世,然虽潦倒而多姿,且亦自成一格。凡此均非精于其技者绝不能为。技欲其精,则练之须熟,今世用笔墨者犹然,何况用刀骨耶?……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甲骨文一般是先用毛笔在骨头上书写,然后用青铜刀或碧玉刀在上面刻画,由于骨质坚硬,刀具又比较落后,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线条的表达,所以甲骨文是以单纯的直线组成的,棱角清晰,刚硬挺劲。但字形有繁有简,富于变化,结构也相对均衡。甲骨文的锲刻没有一定之规,多根据骨片的大小、形状的不同而调整布局。有时从左向右书写,有时从右向左书写,有时横写,有时纵写,有时疏朗,有时绵密,错落有致,不拘一格,显露出天真烂漫的情趣。
(选自语文出版社高中书法教材《书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