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学通论》王宇信代表性的学术专著

作者 金阳秋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08

在1989年《甲骨学通论》出版前,王宇信已经写出《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西周甲骨谈论》两部专著。前后十年间,王宇信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善于抓住甲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宏观上分析把握一段历史。这和注重于细部的考释和分析,显然需要的是不一样的思维和功力。对于隐藏太多秘密的甲骨世界来说,任何一个微小的局部探查,都可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无尽魅力,但也确实会把人的思维牵系在局部的泥沼中。对文字的考释,需要的是捕捉蛛丝马迹的洞察力;对学术史的把握,则需要的是宏观的概括力和对史实的穿透力。显然,王宇信补了甲骨学研究宏观综合的缺。

在对宏观的把握中,王宇信对甲骨学一系列基础性的重要史实进行了考释、辨伪、梳理、归纳和论证。

一、“甲骨学是以古遗址出土供占卜用的有字龟甲和兽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这是自严一萍、张秉权之后的第三位科学界定者。

二、比较详细地论证了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认为发现者是王懿荣。

三、经过考察,肯定了罗振玉于1908年确知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又于1910年断定甲骨刻辞“实为殷室王朝之遗物”;而称之为甲骨文则始于1921年的陆懋德。

四、认为“甲骨学的发展与甲骨文出土的不同阶段同步前进”。1889年至1928年是“非科学发掘阶段和甲骨学的草创阶段”;1928年10月至1937年6月为“科学发掘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深入研究阶段。

五、认为商代占卜用龟主要来自南方和西方,占卜用的牛胛骨当为本地所产。经过取材、削锯与刮磨、凿钻、施灼、契刻、涂朱、涂墨等工序。

六、甲骨文的分期断代,归纳董作宾的“五期”说及“十项标准”、陈梦家的“三个标准”“九期说”、胡厚宣的“四期说”。认为陈、胡均是以董说为依据,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同时也总结了“文武丁时代卜辞的谜”、“历组”卜辞的争论和武乙、文丁卜辞的细区分、“新派”和“旧派”、贞人分组与“两系说”。

七、统计确认甲骨现藏是15万片。

八、评论介绍了40种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要籍。

九、评论介绍了20名甲骨学史上有贡献的学者及研究特点。

王宇信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出发,尽量将已经解决和正在解决的重大学术前沿课题评论介绍清楚,气势恢弘地勾勒出90年来甲骨学研究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主要问题。李学勤在书序中写道:“就论点言,寓议论于叙述,表现出作者本人的见解。就体例言,深入浅出,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广大读者。就材料言,尽可能援引国内(包括港台)外各家著作,并附有几种工具性质的目录,甚便于检索。具备这样几点特色的《甲骨学通论》,相信会得到大家的欢迎。”

《甲骨学通论》出版后,证实了李学勤的预感。它备受学界欢迎,几年后又出版了增订本和修订本。更重要的是,一些甲骨学史上的重要史实,已开始采用王宇信的说法。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