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 伴随新中国成长的甲骨学领军人
1933年出生的李学勤,16岁以后就开始钻研古文字。1951年他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系,整个假期都在文津街泡北京图书馆,几乎涉猎了北京图书馆所藏的全部甲骨、金文资料。因兴趣和热爱,大学没毕业他便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甲骨文。
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里,李学勤曾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国际汉学研究所所长、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科评议组组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他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甲骨学领军人物之一。
首创非王卜辞说和“历组”“无名组”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李学勤就参与缀合、整理殷墟发掘所获甲骨,用排谱法研究甲骨文反映的史事和历史地理,首创殷墟甲骨的非王卜辞说。他在《帝乙时代的非王卜辞》一文中指出,河南安阳小屯出土的殷代卜辞,多数是商王的卜辞,其问疑者是王,我们称这种卜辞为“王卜辞”。王卜辞内容均与王有关,所记祀典内有商先王先妣名号,有以时王为中心的一套亲属称谓。问疑者不是王的卜辞,我们称之为“非王卜辞”。小屯以外出土的有字甲骨,除侯家庄所出外,有些不是殷代的,有些是殷代的非王卜辞。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李学勤在仔细阅读读了陆续公布的殷墟发掘报告后,认定 组等必须列入早期。然而, 组等与所谓第四期的历组卜辞的联系又是客观存在的,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李学勤经过多年的摸索,直到1977年,才以殷墟妇好墓的发现为契机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在《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一文中提出历组卜辞实际上是武丁晚期到祖庚时期的卜辞。此说后来得到裘锡圭、林澐等人的支持,1973年小屯南地的发掘又进一步刺激了这项讨论。使历组卜辞的研究引申到甲骨分期理论与方法的检讨。在检讨中,多数学者逐渐认识到必须把甲骨分类跟甲骨断代分成两个步骤来进行,这是甲骨断代研究方法上的重要进展,由此形成了被称为“两系说”的分期新说。
李学勤先提出“历组”的名称,后又提出了“无名组”的名称。所谓无名组是指由全无卜人的卜辞所归成的一组。他认为殷墟卜辞主要可分为九组,即陈梦家所分的宾组、 组、子组、午组、出组、何组、黄组,再加上他的历组和无名组。李学勤力图用“两系说”取代传统的分期断代法。李学勤提出新说后,甲骨学界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第一个明确断定西周甲骨的存在
西周甲骨学是甲骨学领域的一个新分支,李学勤对这门新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54年,山西洪赵县(已并入洪洞县)周代遗址发现有字卜骨一板。有甲骨学者认为可能属于春秋或较晚时期,而李学勤则根据遗址试掘时与有字卜骨伴出的铜器、陶器等遗物的综合研究,第一个指出:洪赵坊堆村所出有字卜骨应为西周初期物。王宇信评价有字西周甲骨的确认“是甲骨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自此以后,打破了凡谈甲骨则必殷商的传统看法”。
1956年,在西安张家坡西周遗址上又发现了有字甲骨,其中一片上有两组数字。李学勤释此片:“这种记数的辞和殷代卜辞显然不同,而使我们想到《周易》的‘九’‘六’。”1980年,张政烺在《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的论文中采用了这几组数字。半个世纪后,有学者评价李学勤的结论“可谓卓识,遗憾的是未能进一步求证”。李学勤在当时则满怀信心地预言:“我们相信,在将来必能发现更多的非殷代有字甲骨。”以后的考古发掘不断地证实了李学勤的预言,1975年在北京昌平白浮村出土了100多片甲骨,1977年在周原遗址岐山凤雏村发现了17,000多片西周甲骨。
对不断发现的西周甲骨,李学勤在《西周甲骨》《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走出疑古时代》等论文中,对西周甲骨的特征、文字的释读、性质及族属等问题,发表了精到的看法。
出版历史地理学专著
在利用甲骨文研究商代历史和地理方面,李学勤取得了很大成功。他对商代亲族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亲族称谓的最复杂形式可包括区别字、亲称和日名三种成分。1959年,李学勤出版了《殷代地理简论》一书,对甲骨卜辞中出现的相邻或商王经过的地名进行了考释与排比,对“大邑商”西南部狩猎区域及一些有关地名进行了详尽论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商代地理学著作,对于商代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有着相当的影响。
此外,在甲骨缀合方面,李学勤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与另外两位甲骨学家一起,在1955年合编了《殷墟文字缀合》一书。他还编纂了《英国所藏甲骨集》《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所藏甲骨文字》,为甲骨学和商史研究提供了一批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