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卜辞的现实出发研究文法

作者 东方白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17期 发布时间 2014-11-08

《殷墟卜辞综述》中有“文法”一章,大约有5万字,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专题论文存在。陈梦家提出卜辞是研究中国语法史的最早材料,可以从中寻求汉语语法发展的规律。

甲骨文是研究汉语语法的最早材料,但甲骨文出土后,学者们更多地致力文字的考释,很少留意于语法研究。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脱离了文法,我们既无法了解单字在不同环境中的意义,也无法验证我们所认的单字的正确性。《殷墟卜辞综述》的文法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对甲骨的语言学研究作出了贡献。

陈梦家对殷商卜辞文字的性质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卜辞是王室占卜的文字,所记载的内容是有局限的,格式是程式化的,又多是问句和事后的应验。但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殷代文法的一斑。它虽然不是当时语言的记录,但应该是根据当时的语法来刻写;当时还没有后代以某种文章格式作为模拟的风气,因此我们可以从卜辞推想到当时语法的一斑。”
半个世纪后来看这种分析推测,非常符合卜辞产生的实际状况,也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上世纪40年代,陈梦家在美国教授中国古文字长达3年之久。国际视野使他看到“语法学的研究在中国是晚起的,这种学问又受到欧洲文法的桎梏,缺乏客观的从汉语本身中寻求的语言规律”。

应当说,对汉语语法研究弊病的清醒认识,促使陈梦家从卜辞的现实出发,去研究、归纳、总结卜辞的文法,而不是像同代的学者一样,用已有的汉语语法体系框架去套卜辞活生生的现实。

从卜辞的实际出发,陈梦家确立了甲骨文文法研究的方法:“分析卜辞文法应该从语序的基本上去研究,即注意某一词在某一句中的环境,我们称之为‘词位’研究。”

所谓词位研究,就是不能先确定了某个词的词类或词性而后去分析句子,应该先从句子中看某个词的地位及其作用。

陈梦家对比的解释是:“每一个言或词的语法的性质,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也不是固定于一的;乃是由它在某一所组成的句子中的环境地位所决定的,而同一个字的用法也是不固定的,而组成句子的‘词序’是有其规律可寻的,是可以归纳出若干固定规律的。”

陈梦家并没有按常规探究句法,他从读卜辞开始,在词位分析的基础上,把殷商汉语的词划分为五个词位,9个词类:一、名物位,有名词、单位词、代词;二、动作位,有动词;三、形容词—名词之附加,有状词、数词、指词、关系词;四、助动位—动词之附加,有助动词。

陈梦家全面系统地对卜辞的词位与句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结论,他认为“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后来汉文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同样的卜辞文法也奠定了后来汉语法结构的基本形式”。陈梦家的研究,为汉语语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方法、原则,对研究语言文字和考古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