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种种聪明方法解决甲骨问题

作者 边继芝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12期 发布时间 2014-11-08

在甲骨学界,董作宾以贡献多而闻名,他的好友、同事李济这样评价他:“能够像董先生这样寻问题寻得紧,抓题目抓得扼要,并想办法解决他所抓的问题的人并不多见。所以,他不但是能找问题的人,他也是能想出种种聪明的方法以解决问题的人。”

董作宾在北平的时候,常到药铺里买龟板,试验钻灼的过程。有一天,董作宾问李济:“卜卦的卜字声音是从哪里来的?”不待李济回答,他拿一块钻凿好的龟板,用香在钻痕旁烧灼,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爆炸,声音就像“卜”,再看龟背,已出现了“卜”形裂痕。董作宾解释说,“卜”的原始字形,完全是摹写钻灼的兆象。

早期有些人为牟取暴利,学会造假,一时间赝品流行,真假难辨,给收藏和研究带来诸多麻烦。鉴于这种情况,董作宾下工夫研究甲骨文的刻法。他到安阳后,找到一个以刻假甲骨文为业的师傅,同他交朋友,虚心向他求教,从中学到许多辨别真伪的知识。

同时,他也找到研究甲骨文的一条门径,开始进行一项有意义的实验。他用放大镜仔细审视刻字交叉的地方,又对放大20倍的照片仔细观察,他发现刻甲骨与写字不同。写字可以纵横交叉,而刻甲骨则有固定的习惯:有的先刻直画,再刻横画;有的先刻横画,再刻直画。刻直画和刻横画并不交叉进行。

对比不同实物和拓片,细心研究刻辞笔画的先后次序,他发现刻辞的习惯因时代不同而异。这一发现对于考证刻辞的年代大有裨益,研究者可以从刻法确定甲骨文的年代,进而考察不同年代的社会和文化。

董作宾根据对殷墟科学发掘所得整板龟甲的观察审定,将一个完整的龟腹甲分为九个部分,即:一、中甲;二、首右甲;三、首左甲;四、前右甲;五、前左甲;六、后右甲;七、后左甲;八、尾右甲;九、尾左甲。再将残破甲板以此定位,经过对大量同部位甲片的分析排比,发现其规律。

因而,在甲骨文缀合复原方面,董作宾也作出了不少贡献。他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把它看做是深入研究甲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将之与分期断代并列为“甲骨研究新方案”的两种原则。他在撰写《殷历谱》时,对甲骨断片多有缀合,对《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的残片缀合工作,也给予全力支持。台湾甲骨学者张秉权根据原骨对《殷墟文字乙编》缀合成《殷墟文字丙编》,与董作宾的提倡有很大关系。

董作宾中晚年,饱经战乱,流离迁徙,恶劣社会环境逼迫他不能做纯学术的研究工作,把精力浪费在很多不相干的地方,研究都是忙中偷闲做的。他在台湾家徒四壁,肩负八口之家的生活,到台湾大学、香港大学等地教书都是为了生计。但无论物质生活多么艰苦,他始终“白天工作,夜晚干活”,白天的工作是公务与应酬,夜晚才是自己醉心的研究时间。
董作宾以他的热爱痴迷和勤奋工作,成为甲骨学的一代巨匠。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