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 在挖掘中确立新方法

作者 易益文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11期 发布时间 2014-11-08

读李济殷墟发掘的历史名著《安阳》,人们就会看到,李济把殷墟的第二、第三、第四次发掘,均视为考古新方法的实验,以及发掘殷墟理念的坚持。

第二次发掘,时间从1929年3月7日至5月10日。对李济来说,最重要的是小屯地面下的情况。他发现地下堆积物分为三层:第一,殷商时期的主要文化堆积;第二,覆盖其上的是隋唐墓葬。第三,覆盖墓葬的是现代堆积物。

第三次发掘,时间从1929年10月7日到12月12日。就在这次发掘开始,李济用“卷地毯”的方式,对整个殷墟遗址进行全面揭露。他在小屯村东北麦棉田里,挖了一条南北向的长纵沟和6条平行的东西向横沟,进而探索整个遗址的主要堆积的分布情况。

当时的发掘负责人石璋如回忆:“殷墟第二次发掘所用的方法,和这一次发掘,老实讲来,还是含有试探的性质。这次发掘还有一件为村人所不了解的事,就是坑内出了生土,已经不出东西了,李先生仍然命工人向下挖生土,他要挖到水面,他的目的是看地层的堆积而不是专挖东西。这种挖法,却惹起地方上有经验盗掘者的暗中讥笑,他们哪里明白地层堆积的意义。”

科学方法使李济迅速发现了殷商文化最重要的堆积——“大连坑”。李济亲自指挥了“大连坑”的挖掘,距地面3.3米之间的11个土层关系清晰地显现了出来。在“大连坑”底部向下的3米多处,发现了一堆甲骨,其中有4块较完整的大龟板,它们处于同一时代,体形巨大,字迹众多,内容重要。这4块龟板一出土就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人们称这4块龟骨为“大龟四板”。董作宾以后从中发现了“贞人”,从而摸索到甲骨文断代的科学方法。

第四次发掘,时间从1931年3月21日至5月12日。李济制定的方法也愈渐成熟:在大面积的发掘前,先作点的探找,次作线的观察,再作面的揭开,最后作体的发掘。

更重要的是,李济与他的同事们统一了思想,他们下定决心,无论经费上遇到什么困难,复原殷商王朝建筑基础的信念一定要坚持下去,直到这个被人遗忘的朝代的建筑复原取得坚实的基础为止。

在对已发现的大面积夯土区进行全面研究和复原其扩展部分后发现,李济他们坚持的这项基本方针是正确的。李济在《安阳》中写道:“复原夯土耗费时间,需要耐心和技术,还要有极丰富的想象力,认识长期计划的意义,即经过长期的工作之后,证明它的永久价值。”

李济不愧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就在他主持殷墟发掘之时,与相继加盟的考古组同人约定:一切出土物全属国家财产,考古队人员决不购买、收藏古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条行规依然为考古界所严格遵循。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