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的最早发现者与收藏者

作者 闻述之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05期 发布时间 2014-11-08

王襄(1876~1965年),中国现代金石学家、甲骨学家。字纶阁,号簠室。长年从事金石学、甲骨学研究,为我国金石、甲骨学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甲骨文研究先驱。

王襄早年家境清贫,1899年秋天,他第一次从古董商范寿轩那里看到了珍贵的甲骨之后,只是力所能及地买了些小片。之后,他长期坚持收藏甲骨,总计收藏有甲骨4000余片(又据李鹤年、杨鲁安先生称,王襄一生藏甲骨5000片)。他对这批通过节衣缩食购入的甲骨,视若至宝,爱护备至。

1900年5月,八国联军进攻天津,炮声隆隆。东门里仓门口孙家胡同王襄家的房屋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匆匆赶回家里的王襄望着一片瓦砾,非常伤心,他在废墟上刨挖起来。老天有眼,在他睡的床下,王襄找到了那一箱甲骨。原来,他们一家逃难时,他用被子包住装有甲骨的箱子,塞到床底。结果甲骨完好无损,真是不幸中之万幸。待战乱平息后,王襄全家移居城内东门里大刘家胡同,他把甲骨埋在母亲坟旁,直到抗战胜利才取出来。

1934年夏,供职于当时盐政系统的王襄由湖北沔阳乘火车返津休假,为参观河南省博物馆展出的“新郑出土晚周文物”展览,便将随身携带的行李及装有甲骨的木箱,托交铁路部门运回天津,并千叮万嘱,让火车押运员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当返津提取行李时,王襄却发现装有甲骨的木箱不见了,顿时大为惊慌,急忙去车站询问、查找、交涉,可是怎么也找不到。这样反复折腾了五十余天,仍无结果。就在彻底失望之际,一天突然有人把他的箱子送到了家里。王襄捧着箱子,欣喜若狂。急忙打开细加审视。木箱上盖前额已被撬开,但其中的甲骨竟毫发无损。这令他高兴之余又感到不可思议。

原来,火车上有窃贼,在行李过秤时,就看准了王襄这个用铁丝捆成双十字形、包裹得十分结实的箱子,断定必为珍贵物品。待偷去打开一看,原来箱内并无金银珠宝,只是些破纸、烂棉花包裹着的“朽骨败甲”,盗贼懊丧之极,就把箱子扔在车厢隐蔽处。后来这箱子随车被运到张家口的一个车站。因为箱子上有王襄的姓名和地址,所以车站就派人送到他家里。王襄十分庆幸珍藏的甲骨失而复得,从此,他再也不敢将甲骨随身携带至外地了。

1952年,王襄出任新成立的天津文史馆首任馆长。他为自己晚年能为国家做一点工作激动不已。1956年,王襄以81岁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逢人就讲:我这一把老骨头也枯木逢春了!为了表示自己对新中国的一片真情,他毅然决定,把自己含辛茹苦积攒了一生的珍贵甲骨全部捐献给国家,为甲骨找到了最安全、最可靠的归宿。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