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江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字部】
【巳集上】【水字部】
解释:
【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雙切,音杠。水名。
【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
【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
【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
【書·禹貢】岷山導江。
【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唐韻】【集韻】【韻會】𠀤古雙切,音杠。水名。
【風俗通·山澤篇】江者,貢也。出珍物,可貢獻也。
【釋名】江,共也。小江流入其中,所公共也。
【說文】水出蜀湔氏徼外岷山,入海。
【書·禹貢】岷山導江。
【家語】夫江始於岷山,其源可以濫觴。及其至江津也,不舫舟,不避風雨,不可以涉。
又【書·禹貢】三江旣入。
【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
【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
【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
【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韋昭國語註】吳松江,錢塘江,浦陽江。
【郭璞·山海經註】岷山,大江水所出。崍山,南江水所出。崌山,北江水所出。南江,北江,皆東流注於大江。
【庾闡·揚都賦註】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爲婁江,東南入海爲東江,幷松江爲三。
【前漢·地理志註】三江,謂北江、中江、南江。
又九江,在荆州。
【書·禹貢】九江孔殷。
【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書·禹貢】九江孔殷。
【正義】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爲江。
又州名。春秋時爲吳楚地,秦爲九江郡,晉爲潯陽郡,卽古江州。
【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地理通釋】漢九江郡,本在江北,而今所謂江州者,實武昌郡之柴桑縣。後以江北之潯陽幷柴桑而立郡,又自江北徙治江南,以故江南得有潯陽之名。後又因潯陽而攺爲江州,實非古江州地也。
又姓。本伯益之後,爵封于江,後以國爲氏。
又星名。
【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史記·天官書】天潢旁江星。江星動,人涉水。
又帝江,神鳥。出天山,識歌舞。見【山海經】。
又【韻補】叶古紅切,音公。
【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楚辭·九章】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今滇語呼江爲公。
又名江魚爲公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