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能修订出版,甚感欣慰众师友当年那番认真与辛苦,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流失。 修订本有个笔谈,执笔临纸,踌躇良久。若说汉字文化学问题,我的看法早写在初版《大观》下编第一章唇齿两相依内。十余年转瞬而去,似乎自己没啥长进。至今读那一章,仍觉得想说的已经道出。 下面的文字或许多余,或许

Posted at 14-10-30 by 张猛

一、人类从产生直到如今,经历了两个关键性的转折。直立劳动解放了双手,促进了大脑的发达,人类产生了语言。语言是人类与猿诀别的标志。而文字的产生则使人类从蒙昧、野蛮时期过渡到文明时期。如果没有文字,人类的创造发明无法记载传承,今天的人不知道昨天的人做了些什么,口耳相传,手把手传授,局

Posted at 14-10-30 by 胡双宝

语言学从本体论(探讨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发展到文化论(探讨语言系统及其内部诸要素与外在文化环境的关系),无疑是一种进步,它使人类对语言的认识和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同时加深了。与之相关的是汉字与文化关系的探讨,这一命题的研究无疑也会使汉字的研究向纵深发展,而使人类历史文化的研

Posted at 14-10-30 by 王宁

谈汉字文化,需要了解汉字的性质。欲了解汉字的性质,一个比较简便和常用的办法是同其他文字做比较,通过比较看清汉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汉字性质的问题就可能有正确的认识了。汉字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字,对汉字性质的认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对这个问题考虑的时间很长,现在我认为自己初步昭昭然

Posted at 14-10-30 by 曹先擢

在近现代史上,没有一个时代的人们有我们今天这样的幸运。持久的和平稳定,初步的繁荣昌盛,为医治百余年来的文化创伤和发展新时代的新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的时空观念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极为深刻的变化。全球化的空间观和现代化的时间观为我们认识中国文化的

Posted at 14-10-30 by 何九盈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是一部兼有学术研究和工具书作用的雅俗共赏的读物,力图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地、科学地展示汉字的文化功能、价值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又是建立汉字文化学的一项基础工程。汉字文化学的提出并非少数人心血来潮,刻意标新,而是汉字时来运转,是多年来

Posted at 14-10-30 by 何九盈(执笔) 胡双宝 张猛

编写人员 主 编 何九盈(北京大学教授) 胡双宝(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 张 猛(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顾 问 曹先擢(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特约审订人 王 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作 者 (按笔画排列) 于 敏(日本同志社大学讲师) 马克承(北京大学教授) 王 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若江

Posted at 14-10-30

主编的话 本书原本就叫《汉字文化大观》,后因纳入北大出版社的《中国文化大观系列》丛书,按体例一律以中国二字冠首,故我们这本《大观》也加上了中国二字,以与系列各书取得一致。现在的修订本已与系列无关,故恢复《汉字文化大观》原名。 《大观》第一版于1995年问世,而它的实际编撰时间始于1990年

Posted at 14-10-30
263首页上一页16171819202122下一页尾页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