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制定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 汉字规范化是文化教育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间地区间交流、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制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相继发布了多项

Posted at 14-11-05

新的标点符号使用国家标准出台,对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了充实和辨析,其中对顿号用法的新规定值得重视: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一书对新

Posted at 14-11-04 by 叶鹏

在计算机时代,数字化中文字体是汉字书写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字体字库产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相关法律规定不够完善,大众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这一产业面临生存危机。上世纪90年代,我国字体字库设计研发企业有大大小小几十家,而如今10人以上规模的研发企业仅剩5家,并且处于勉强

Posted at 14-11-04 by 苏培成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人们喜爱成语,但应用中常会出错。针对成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从2008年开始,赵丕杰教授陆续撰写多篇辨析成语的文章,先后在《语言文字报》《语文建设》《新闻与写作》等报刊发表,读者反响强烈。在200篇成语辨析文章的基础上,赵丕杰教授又对成语使用进行分门别类地研究,每篇文

Posted at 14-11-04 by 赵丕杰

新标准将标点符号的功能明确为六种,其中前三种是基本功能,后三种是辅助功能 停顿功能 标点符号的主要作用是标示书面语所需的停顿。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停顿是句子语气、语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语转化成书面语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使用标点符号来标明停顿。由于标点符号是为书面语设置的,它所标示的是书

Posted at 14-11-03

《标点符号用法》修订课题组 《标点符号用法》的修订过程科学而严谨。第一阶段主要是吸收借鉴前人关于标点符号的研究成果,总结关于标点符号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际书面语中的标点符号语料,进而对原标准进行全面评价和修改,形成新标准的框架。第二阶段主要是补充内容。对近几年国内出版行业标点符号使用

Posted at 14-11-03

2013年1月11日17:40,笔者观看中央电视台4套《远方的家》节目,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字幕中接连出现了三处注音:处(chǔ)理、因为(wi)、祈(q)福,均是记者发音发错了,而在字幕上打出正确的读音予以补救。笔者看后,不禁为中央电视台击掌叫好。 荧屏是语言文字差错的重灾区。2006年,《咬文嚼字》

Posted at 14-11-03 by 高玉林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中,提出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这是我党在新时期对待中国语言文字的指导思想和决策。在《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第二章目标和任务

Posted at 14-11-03 by 戴庆厦
263首页上一页11121314151617下一页尾页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