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整理建议(四)

作者 千里 发布时间 2014-12-19

叁、附件

附件1

老汉字必须整理,作为形声字它没有到位不合格,同时客观环境改变,它未能及时适应,所以难学难用

一、        作为形声字的老汉字尚未到位,它不合格

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表音字和表意字。表音字表达的是语音;表意字表达的是语意,但同时也必须兼表语音。因为语言毕竟是先于文字发展起来的较为完善全面的交际和思维工具。离开语音单纯表意就很难表达细致的感情和事物了。所以表意字实质是形声字,是即表意也要表音的。但不管是哪种文字,都必须合格。所谓合格,是说表音能充分恰当地表达出语言的真实声音;表意也必须充分恰当地表达出真实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如造字之初的人是“ ”形,鹿是“ ”形,变成形声字后“肝”人知道它是属于月(肉类的脏器)干声,“胆”属于月的旦声。认、读和写、记都不费力。老汉字能不能这样呢?能,但绝大多数不能。我们任意找出一些字,很难达到充分恰当真实地表达出音、意来,所以它不够合格。

老汉字从其产生以来一直是自由地生长与发展,同时形声字是双项的(音、意),特别是在意符的安排上,它不似表音字只是单项,比较容易有意识地全面合理地予以安排。如西文那样,整理出音素文字。意义是比较复杂的,它包罗万象,因此自始至现在仍然是自由地大家任意造字,虽然它可以执行任务,但不够完善,缺乏个统一地全面地整理。因此作为形声字它不够全面完善,它尚未到位。也不合格。

二、难学难用

我们分析了现有汉字,得出如下情况:

1、音符混乱,汉字是形声字,其声音按音符读出,但汉字的音符是相当混乱的。一音多符—如下表

    方言别

项目

普通话

广州话

海南话

备  考

总字数

8457

7326

7794

 

发音数

416

544

490

 

音符数

3324

3361

3550

 

每音平均用符数

8.0

6.2

7.2

 

老汉字一音多符统计表

注:按《新华字典》及方言字典统计,其中重复、异体字不计

汉字如普通话可发416音,按理音符有416个就足够用了。广州话也不过五百几十个实际用了三千多音符,是实际需要的六到八倍,在记忆上要浪费六到八倍的力量,同时也扰乱了耳目。

1.2、一符多音――上面如以普通话为例,有音符3324,字数是8457,那么每个音符只标上2.5个字就行了。事实并不如此,每个真正的不同符号,平均要标9.5个字。为什么呢?是一符多音。

老汉字每个音符并不只标一音,通常是另标它音。如“曷”,除喝(HE)外也标渴(KE)、谒(YE)、揭(JIE)、偈(JI)、遏(E)、蝎 (XIE)、蔼(AI)葛(GE)、噶(GA)等,一个曷符标出了十个音,实质应算十个音符。上表中3324符实质不同形体的只有892个,每个符平均再 标出3.4个音才是三千多符。这在应用上有两个缺点:(1)八百几十个不同符号并不是应有的三千多个外形,在多样性上有名无实。(2)减弱了标音功能。当 我们遇到一个生字时,究竟应读哪个音,无法肯定,这就失去了形声字的标音作用。按下表看标单一音的符号是少的。绝大多数是标多音的,总平均每个形符要标出 3.7个不同音,可见一符多音是普遍性,给认、读、写、记增加了难度。

       老汉字一符多音统计表

    方言别

项目

普通话

广州话

海南话

备    考

总字数

8457

7326

7794

 

单音数

136

169

133

 

多音数

756

800

763

 

总符数

892

969

896

 

每符标音数

3.7

3.5

3.9

 

每符标字数

9.5

7.6

8.7

 

  1.3、标音准确率低――所谓准确标音,就是一个符号只标一个音,这样的字一见就能正确地读出字音,但老汉字这类音符是少的。如下表

老汉字准确标音统计表

    方言别

项目

普通话

广州话

海南话

备      考 

总字数

8457

7326

7794

 

准确标音字

876

493

830

包括单音字在内

准确标音率

10.4%

6.7%

10.6%

 

  上表准确标音字中包括单音字。如普通话中有单音字322个,实质被单音符标音的只有五百几十个字,为数太少了。不但如此,这些字很大一部份是生 僻字,一般是不常用的,如翁符标的嗡、滃、鹟、蓊,此外婴、离等符,在汉语中影响力是极小的。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字本身臃肿,笔划多,不适于标音,因而 才是标单音的。即是形声字而标音作用却很小,就难怪其难学难用了。所以它不合格。

2、.意符混乱

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偏旁代表它的意义,如“扌”表示手的动作,“之”代表走的行动。金、木、水、火、土……都合字义一致。但汉字由于成字方法不 同(六书),除形声外还有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等等。另外即以形声而言,它不够到位,不全面,所以绝大多数凭偏旁是很难理解的,更主要的是社会的 变革,偏旁的意义已被改变,也很混乱,有下列几种情况:

2.1、一符多义

以形声字为例,如“术”旁。本来是指木本植物的种类的,如榆,木加俞为榆树,加章为樟树,加乍为柞树,易于理解。但也有柜、析、槌、,“木”再表示 木器。这也可以,因为是木制的。枕囊(衣类)、桃栗(食类)、校栈(住类)、桴桥(行类)、权、机(事务)、札档案(文件)、杂朵条(单位)、李杜(姓 氏)、村(区划);按词类除上述名词外,查、杜、栖、析(动词)、橙、荣、横、朴(形)、呆、枉、(付)。某、果、极、概(虚词),一个符号,涉及范围之 广,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容,叫人如何理解?再如“亻”,有伦、儒、佛、偈、仆、供、做、传、佐、化、储、促、偷、使、例、件、俊、倩、倦、仇、信、偑、 任、仞、俭、俺、俗、伊、倖、伥、偏、低、佳、亿、依、仍、仉、但、俄、倾、倘、俱、假、伺、伴、住、侠、佶、侥、侄、俏、価、值、係、侮、俩……等等面 面俱到,用它做部小字典也可以吧?这偏旁在意义上能起到什么作用?所谓“望文生义”的义,就不存在了

2.2、符号不健全

所以有上面现象,是由于符号不健全,许多字没有符,没有适当符号就乱用,用时也无规律。突出的是缺乏形容词符,一般形容词无所适从,如红、黄、蓝、 白、黑;酸、苦、辣、甜、咸;大、小、上、下;东、西、南、北;长、短、反、正……各行其是,杂乱无章。动词扌、之是专用的,但也乱。手指的“指”是名 词,指出的“指”是动词,意义不同,声调也不同。耳、目、口、忄使用上不够专、准。如恒、聊、睦、知,用心恒、用耳聊、用目睦、用口知。名词也不够健全, 虚词更是混乱,缺乏一个统一、合理、完善地安排。作为形声字它还没有到位。

2.3、原意消失,转换难于理解

老汉字是几千年前的产物,当时的概念和现在大有出入,今天用起来感到茫然,是社会变革汉字未能及时调整的结果。(它处还要叙述,兹不赘)

2.4、意识形态的歪曲

古代有很多封建意识殘留在汉字中。如妻,从女从又(手),是由古代抢亲习俗中而来的,把女人抢来作媳妇,代有野蛮气。奸、嫉、妒、妄、嫌、奴、妖、 婪、婢都从女,显然是有偏见的。力田为男,执帚为妇,是男耕女织的产物,和今天的社会是不相符合的。民( )象以刃刺目形,周初以敌囚为民,盲其目以为奴隶。今天再以老百姓为奴,岂不有悖民主。

2.5、虚词混乱,喧宾夺主

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因此汉字字形也没有形态区分。语法任务由虚词来完成。汉语虚词是较多的,在运用上出现频率也高。据一般文章略计,日用叙述文如文 艺、小说类、文章中,虚词约占30%-45%;科学、哲学类约25%-35%;古文、古诗词及报导文学约20%-30%,可见虚词在文章中占有很大比重, 在眼下笔下是份负担。其笔划多少,外观如何,不单写出费力。阅读也费力。外文一般是虚词笔划少。特别是日文它用另一种字体(平假名)来写,使读和写都感到 轻松、方便。我们的虚词则不然,它们与实词没有区别,有的笔划反而多,如:概、哪、谁、颇、极、猛、嗯、嚇……这些字在字里行间是常见的,但与实词一样 (基本上是从实词转化而来),阅读书写上都要付出同样精力,这就浪费了力量,给写阅带来麻烦,有喧宾夺主之感。

综观上面,汉字从产生以来,是人们在使用中,随着社会环境,逐渐造出来的。始终缺乏一个全面地整理,因而它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更由于社会的发展,原意的转变,地方的不同等等原因,使今天的汉字,音无定音,意无准义,成为一些特殊的符号,它难学难用。

附件2

老汉字并无“放诸四海而皆准,行之千秋而有效”的特异功能,所以能,是人们对它付出特殊代价的结果

人们对老汉字不愿改动的最大理由是老汉字有特异功能。说“老汉字放诸四海而皆准,行之千秋而有效”。这似乎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任何人也反对不了 的,现在如果没有老汉字,同是中国人将也无法相通音问;三千年前的古籍今天仍可通读;百多年来文字改革的不能成功,原因似也在此。事实证明,老汉字确实有 特异功能。

确实如此吗?不,不是的,现在世界上至少有几百种语言,这些语言是互不相通的,那么为什么又都能相通呢?那就是用一种语言来做公共交通工具,从目前 来说就是英语。大家都把它做为公共语言(交通工具),大家都学它,不管是甲国、乙国、甲不懂乙、乙不懂甲,但大家都用共同工具,于是就可互通了。但有一个 问题,任何国家的人去学另一种语言,都不是容易的,它比学本国语言来说,是要付出特殊代价的。那就是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老汉字是一样的,除了当时造字的时代,客观事物和字的内容(语音、语义、字形)相符外,其后代特别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任何人任何地方都是在学特殊 符号(实质是公共符号,因为字的形、音、义都已不同了)事实也正如各国不同的人学本国以外的语言文字一样,他也必须付出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十年寒 窗苦”来习得这一套特殊符号。学它比学另一国语言文字容易多少?譬如说“能”原是熊类兽(象形字),它形、音、义和现代的“能”意无关。鸟、兽、鱼、虫哪 个字像鸟、兽、鱼、虫?任何一个字早已脱离了原样了,事实和当前西文的USA,DNA是一样的,不通过刻苦学习是无从知晓的,比学一门外语能省多少时间? 日本人、韩国人也都要学,这是事实,但都要付出相同代价。中国人学“学校”比日本人学“学校”省劲吗?所以并不是汉字有什么特异功能,使人一见便知,而是 人们对它付出一定代价后的结果。“能”北方人记住它代表能量的能,南方人也同样记住它代表能量的能。各地人都付出同样学习代价后,全国就都互通了。这就是 老汉字的“放诸四海皆准”的秘密所在。

中国人确实能凭着老汉字来读懂古书,三千年前的书同样可读,西文几百年的书很难识别,这总是老汉字的功能吧?其实和上面一样,不学是读不懂的。 “佾”“圭”你知道它是什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什么意思?一般学生能读懂古文吗?按理,即然付出了代价,学会了古今通用的特殊符号——汉字,就 应能读懂古书(起码是楷书以后的书),但事实是不易懂。因为虽然文字未变(表面形,但内容意义已变了),语汇、语法变了,所以也读不懂。要想懂还必须学习 古文的表达方式——文法和古代语汇,然后才能通古。可见同样要付出代价的。绝不是老汉字的特异功能。

那么老汉字确实是无用了?不,汉字确实有“放诸四海皆准,行之千秋有效”的机制(此点放在另处谈),但必须整理。

附件3

“变”是汉字的常态,是它追求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也是它适应社会变迁的生存机制,不变将使它处于垂危境地

人们说老汉字是圣人所造,是中国古代文化蕴育之所,老汉字是不能改动的。也有人说,老汉字通过解释,也是易学的,这些人不同意汉字改动。

其实汉字从其产生以来,就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变是它的常态,是它为了追求自身的完善,为了适应客观世界的要求而变的。这是它能历经千古,始终能延续下来为中国文化服务的重要原因。否则如果不变,它是僵化的,那它将有被遗弃的危险。不久前汉字改革,想扔掉它,就是明证。

汉字的变,主要有两大方面:(1)淘汰与新生,这个变由汉字自己去主宰,人们不觉查,也不需要干涉;(2)未被淘汰,保留下来的字的变。

一、淘汰与新生——数量上的变

老汉字由于客观世界的变化,淘汰了很多字,也新生了很多字。“鬲”“圭”,古代的器物,现在不用了,因而淘汰了。“氧”“铀”古代人不知道世界上有 这类物质,因而没有这个字,后代发现了,因而造了这个字。淘汰与新生,是数量的变。是客观事物新陈代谢的结果,反映在文字上,同样是新陈代谢。

汉字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公元121年)收字9353,姑作为古代大体用字,到魏晋时期《字林》(公元514年)收字12824。宋代,辽《龙 龕手鉴》(公元997年)收字26430。明代《字汇》(公元1615年)收字33179。清代《康熙字典》(公元1716)收字47035。民国《中华 大字典》(公元1915)收字48000多。上面是数量的变动,可见字越来越多,是后世事物增多新生字随之增多的表现。总的看大约一千八百年左右汉字增加 了四倍有余(其中包括一部分异体字),这就是总数的变。

从动态看,我曾粗略地统计过古今用字。把《说文解字》同《新华字典》比较,前者保留在后者字典中的字虽近三千,但实际能为今天所用的只有两千个左 右。就是说《说文》中的七千多字被淘汰了。《新华字典》收字八千五百,即六千左右是新生的。从汉代到现在不到两千年间,淘汰了7/9,三分之二还多;新生 了6/8,四分之三,其变化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这是仅就秦汉和现代两极而言,其中间的变化不在其内,从上面的字数看应当是新生与淘汰各有四万多)。

那么保留到今天的字是不变的了?不,也在变。

二 内容上的变

1、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众说纷纭,“仓颉造字”、“河浴出图”“伏羲画卦”……。但不管是谁造的,怎么造的,它不可能是一下子都造出来。据考证,从图画文 字到初步成型,至少也要经过几千年以上,所以文字不是一时一人所造,而是众人所造,这是文字学家们共同首肯的,既然是众人造字,字当然不一样,如人,你写 你的“ ”,我写我的“ ”,他写他的“ ”,以及牛、羊等字,都有十几种写法。汉字一开始就不一样,不一样也是一种变,所以后代异体字非常多,不同地方也造出不同的字。多人、多时、多地造字是老 汉字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下图:

    春秋时代各地不同用字图 

 地方别

字别  

 

 

 

 

 

 

           

           

           

  2、汉字的发展

  同一时期的汉字不同,不同时期就更不同了。但是它在发展,是在追求自身的完善。发展就是变,变也是发展。下面分形、音、义来略述它的变化。

2.1、形体的变

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最早的较完整的 是“甲骨文”,它产生在殷商时代,就其字体和范围以及发展程度看,文字已渐趋成熟。大体走向定型。由于刻写的工 具,它笔划细直,坚挺,比较拘束,字形简单,笔划少,已经不全是图画了。如“ ”(天)、“ ”(日)、“ ”(月)、“ ”(山)、“ ”(禾)、“ ”(舟)。

其次是金文,它是铸在范体(钟、鼎)上的,可不受工具限制,比较自由,把字写的更像更接近于实物,使一般人易于理解,因此大篆笔划多而弯曲,笔道粗而圆,有时完全画成物的形体,如 “ ”(鱼)、“ ”(猪)、“ ”(牛)从甲骨文到金文是从简走向繁。

象形、象意等单体字,古人谓之“文”,把文汇合起来形成较复杂的字叫做“字”。文的笔划少,字的笔划多。在甲骨文中多划少划所占面积不同,多划占大 面积,少划占小面积,各取所需,参差不齐。到后期金文中字逐渐整齐,面积一致。笔划多的复杂的字就要简笔,前期的文为了合成字也要简笔如车,早期为“ ”,为了组成另一个字,后期变为“ ”,如“ ”(辙)。絲本字为“ ”,在组成另字时变为“ ”,如“ ”(绸)。从文成字,文就变简了。

大篆原是尽量画成原物的,笔划多。后期社会发展了,文字的利用面大了,人们感到麻烦,周末渐变成小篆。如“隹”由“ ”变“ ”,“ ”(羊)变“ ”。笔划由繁到简。

汉字发展到秦,社会已由奴隶时代转变为封建时代,社会的发展,事务更趋繁忙。篆书仍然近于画,不符合书写方便的要求,同时一般人也难于写像。如虎、 豹等区别很小,因而渐有隶书的兴起。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一大变革,它是使汉字从图画走向符号,从画道走向笔划书写的过程。如果说以前它还是一副画或象征性 的画,那么隶变后就真正的成为文字了,在隶变中产生了大量的讹悮,因而后世的文字和先民的文字,在字形字义上已大有出入。假如说,汉字在隶变前真的是圣人 (不管是哪位圣人)所造的话,那么隶变后已是凡夫俗子所造的了。

有人统计,隶变大体有两种方向,即隶合和隶分。隶合是把原来篆体近似的

局部形都合为隶书中的一个局部形。如隶改后的“田”形,是由篆书的田(象田畦形);“ ”(象兽掌形);“ ”(雷电回转形);“ ”(果形);“ ”(蝎子的身部);“ ”(小儿的头颅);“ ”(兔头);“ ”(鱼身);“ ”(穿贝形);“ ”(瓦器形);“ ”(坡土形);“ ”(从用从“ ”);“ ”(推弃器“ ”之大部)共13种改变而来的。这些字原本不是同一意义,但隶改后都成为“田”的笔划了,原意已变,这样隶合的字约为十大类,涉及88个字形。另一种是隶 分。即原篆书时属于一个字形的,隶改后变为其它形。如“ ”(象右手形),变为“ ”,“ ”即为友;变为乂,支改为丈;变为“ ”,“ ”改为有;变为弋,“ ”改为尤;变为“ ”, “ ”改为寸;变为“ ”,“ ”改为父;变为彐,“ ”改为聿。隶分共约十类,36种字形。以及其它。仅上例就有一百多个局部形体。隶是形变、音变、讹变的总称,加上其它变的字就多了。如今天的简化,简化一 个讠(言)字旁,涉及的字就有一百多。所以隶变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如果说以前的变,还是在形体间的繁简、大小、多少的变,那么隶后不仅是 形,而且是质,包括音义都有很大差别,可见隶以后的汉字,早已脱离了古汉字的范篱,它和古汉字大有出入了。

那么,隶以后不再变了?不,仍在变。隶变后不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为了追求简、明、美,汉字一直在变。首先是追求方便,就是简,日常应用中就有 了“草书”,过草则失于明,为了字体的明确,就产生了“楷”,再至于“行”。除了要求线条的流畅,也追求美观、匀称。不久前还有“简化字”的出现,汉字一 直是在变的,这些变虽然有的传说,某人造某种字,但实质都是广大用者为了自己的要求,而逐渐改变字体,经过多人仿效,约定俗成,而成为某个字或某种字体。 如不久前的“简化字”,据说是从群众中搜集而来的,早为人们流传已久的简字而已。并非某某一下子造出来的。可见每种变都不是短时间,而是经过很长时间变成 的,同时还是交叉的,也并不是某种字体变完后,再开始下一字体的变。所以是一直未停的变。

但应当指出,从有印刷术以后,由印刷而印出的书籍,它留传的时间长,同时留传面广,因而楷书是比较固定的;同时由于科举制度,历朝都以楷书为其规 范,因而楷书后字形相对地稳定。但社会是发展的,客观事物是前进的,特别是近几百年,发展大大加快了,科学有长足地进展,一切事物都大大不同于古 代,但 汉字字形未变或少变,音义已有不同,相对之下,汉字落后了。

汉字书体演变概况

字别

字型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鹿

               

               

                                                                                                                        2.2、意义的变

汉字是寓意于形的,如早期的象形字,“ ”为鹿,“ ”为鱼,但由于字形的变化,鹿鱼等已不像了,意义也有转变,鱼鸟变成了四条腿,四条腿的鱼鸟世间能有吗?字形离开原意。

文字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无法象,客观又有需要,于是用同音字互相借用,如“焉”原是大鸟(象形字),虚字“焉”无法造,于是借鸟(名词)作“焉”变 为虚词,鸟的意义消失了。能原熊“ ”属的象形字,借为能。“ ”,原二人相背,是背本字,北字无法造,借“ ”为北(方向),为了区别,给北加个月“ ”成背。北原意转换了。

年字为“ ”,原象穗大根长之禾,成熟之意,周代用为纪岁,因为一年只有一熟,是原意的引申意做为本意,原意消失。

逐字本为“ ”,象二猪相逐(“ ”为示动符),后简为“ ”(逐),一个猪了,和谁相逐?是由于简而失其意的。

“斤”古为斧的象形字,“ ”或“ ”,是刀具,因此形声字中与斧有关的字都从“斤”,如“斧”,从斤父声,斩、断、斫、斯都从斤,但“斤”现在已演变成为重量单位,十两为一斤。这些字形未 变,形与义已脱节了,重量何以能为斧、斩?“简”过去是以竹为简,用以做书,故简从竹。箱等字皆从竹,是因为都是竹子做的,但现在已不用竹做书,也不用竹 做箱了。其字貌合神离,意义已经不在。客观事物变了,是社会发展的结果,而汉字未能及时调整,后世对这类字无法解释。

 “燐”原字为 ,上面是重火,下面是示动符意谓燃烧中的大火。由于隶变把重火变为米,所以 变为粦,已无火意,故后加火成燐字,全字意未变,但形已失原意,故后加火,成了有米的火,示动符也变成无意笔划,终令人费解!難記。

在隶变中失去原意的字多的很,前述兽、掌、雷电、兔头等等均成田形,原意不在了。“衞”原为“ ”,“ ”足跡,示动意,即周围围绕活动,后简为“ ”,隶变为韋,只是上下足跡,失去“ ”意,后加“ ”成为“ ”以示动(借为衞,简为卫)。“陷”原为“ ”,象人陷入坎中,“ ”示升降意,隶改为阝,人变为“ ”,既看不出人形,也看不出下落意,所以难解。前述隶变分合的字涉及一百多类型,形的改变引起义的改变的字就多了,可见意义的变化也是很大的。

2.3音的变

汉语语音由三个要素组成,除元音(韵)辅音(声)外,还有声调(调)。汉语音的变化从时间来说,音韵学家把它分为上古期(公元4世纪-晋代以前); 中古期(4-12世纪-北宋以前);近古期(12-17世纪-清代以前)和现代(18世纪后)四个时期。上古以《诗经》声韵为代表,中古以《切韵》为音系 代表,近古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现代以普通话为代表。从语音的变化看,有以下情况。

2.3.1声调—首先是总声调的变。上古音,有人说古无去声;也有人说,古无入声;但多数人证明;上古和中古期大体是相同的,都有四声,即平、上、去、入。到近古期,以至现代,北方普通话入声消失。这是四声的变。

从四声内部看,中古后有四声再分阴阳的变化;浊上与去声相混(浊上变去);现代的北方音则是平分阴阳,入声变入阴、阳、上、去。所以从现代北方音 看,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去”。南方则有的地方保留多声,如客家语六声。广州话九声(入声有上阴入、下阴入、阳入三种)等,声调的变化虽然不 多,但它所涉及的字则是广泛的,因为每个字都有声调。

2.3.2韵—总的看几千年来韵的变化是渐趋于简。从中古到近古,汉语的韵母由325个合并到200个左右,减少了三分之一还多,到现代更减到一百 四、五十个了。如“居”和“驹”这两个韵母现代都读ǔ,在古代是两个韵母。“间”“谏”和“件”“建”现在是一个韵jian,《切韵》分在裥、谏、線、 愿、霰五个韵里,其后合为两个韵,再后合为一个韵。另外有些韵也有分化。如“东”韵分篷、东、翁三韵;“真”分真、津二韵。此外介音也有变化,如中古有两 个介音J、U,现在多个ǔ介音。

2.3.3辅音—主要有甲:浊音清化。中古的浊音如倍,古为浊音(),后同于辈(b),道()后同于到(d),尽()后同于进(z)。原来的 浊音后同于清音字了。乙:b类声母。古汉语唇音有b、p、、,没有f音,后来这些音中一部分变为f声母。如古代的“分”字,声母是b,“浮”字声母是 ,后变为f声母。丙:古无j、q、x和zh、ch、sh等声母,这些声母是从其它声母演变而来的。如“俊”,古读ziuen,当时没有j声母,后读 jun,是由z演化而来。“枪”中古读ciang,今读qiang,q由c变来。“昼”古读diou,今读zhou,zh从d变来。“唱”古读 qiang,今读chang,ch从q变来。

上述每一种变化,它所涉及的汉字就多了。如古无介母ǔ,那么涉及ǔ介母的字就都合它古代的音不同了。所以尽管上面只有几项变化,涉及的字就多了,几 乎是所有汉字古今都有不同。同时差距也不小。如元音的变化,从a到u,“蒲”上古读(ba),现在读(pu),“图”古读(du),今读(tu),“古” 古读(ga),今读gu,古汉语常用的“乌乎”,现在是(wuhu),古是(aha),出入很大。无怪南方的很多方言和普通话地方,说话互相不懂,方言除 了地方发展的方音外,也保留了很多古代的音,是双重发展变化的结果。所以汉字,同是一个音符,读音却相差很远,使今天的人读不准字音了。俞音字的“榆、 愈”读为yu,但“输”却读shu,“偷”读tou,按《音学五书》输、偷古同俞音。奢、都、者;酷、鵠;野、墅;家、豕古代都是同音。因语音变化,现在 不同了。如家,并非室内养猪“豕”原是“ ”公猪的意思,叚音,后变为形声字,实质豕就是叚音,家是从豕得声,是形声字,所以是家。从这些字看,古音和现在音相差甚远,很多字是远古时期造的,因而 后世出入很大,是音变的结果。

从字的形、音、义看,形,虽经多次改变,但总有些痕迹,如日、月、牛、羊,相对地说变化较小;意义的变化就较大,但最大的是音。北方人、南方人书可 通读,话却不易懂。现代语言较近古期相差只有几百年,如水浒传的语言:“打併、向火、木党义、三打谷树皮”,如果只是音,大约就很难懂了。可见纯以音为主 的文字,不一定是好文字,起码它是短寿的。

3、上述基本上是正常的变化,是汉字为了追求自身的完善和适应客观要求的变。其外在变的过程中不应有的变如讹变、误解也很多。

首先,我们看《说文解字》。《说文》是汉字最古老、也是最早的一部字书。后世接近两千年都以此书为准绳来考知古汉字的形、音、义以及字源的。在中国 文字史上是影响最大的一部字书。但其中错误是相当多的,近世由于“金文”“甲骨文”的大量出现,经学者们的探索,发现《说文》是有错误的,而且是不少的。 如唐兰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字学》中指出:胖字明明是从肉半声,鉤字从金句声,许氏却要放在“半”部和“句”部,“單”字和“干”古本一字,只是读音tan 跟kan的不同,正是声母转读的一个例子,许氏说“从‘’从‘’,口口亦声”。‘’不成字,‘’也不是声。“ ”字,古时是象意字,是一支箭(矢)贯在猪腹上,表明是用箭射来的野猪。说文把它错成为从 从二匕;矢声,就成了所谓三形一声的形声字了。

形声字有些是经过省变的,如“弑”字,从殺省式声,是省形(殺)。“琁”字,从玉旋省声是省音(旋)。省变本是文字演化里应有的一种现象,凡是省 文,一定原来有不省的写法。可是《说文》里的省,却不一定如此,往往不省就不成字。如“ ”字,从人攴豈,“豈”字从豆“ ”省声。叫人莫名。

上面唐兰先生这一段话,是说《说文》中对字形音的错误,其外在字义的错误也不少。如他解释“会意”字时,他说“止戈为武”,他引用楚庄王的话说“夫 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后人提到会意字,都举“武”为例,以为是古人寓教于字的深远意义。千多年来一直奉为造会意字的典范。近世金甲文的出现,人们才知 道,所谓止。原是示动符( ),是表示动作的,并非止,动戈(操起武器)当然是武,很简单也很明确易懂,被这位字学大师搞的,以 为止,正好180度大转向,而千百年来人们从未为怪,反誉为典范,类似如此错误,人们不觉,其它又当如何?可见许氏的错误也是不少的。

被人奉为金科玉律的《说文》尚且如此,其它书类的错误就可想而知了。但许氏在他的《说文解字》序中却说: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 以燿于世。可见他还正是为了校诡正乱而做的。同时后人也都承认,没有《说文》后世难于理解古籍,这也是事实。上、下几千年,何况中间多次变动,错讹是在所 难免的。

列国离殷商较近,了解殷商时代情况也应确切些。但康殷在他的《古文字学新论》中说,孔丘把古字念错了“苟日新,日日新”不对,是“兄日辛,且日辛”从这件事看古圣贤念错字的事,也不是绝对没有的。

“郭”字“ ”,象城坦两侧相对的外城形《说文》讹作“ ”,故后作郭(阝是后加的)。“桑”,古为“ ”,甲文为“ ”,《说文》讹为桑,枝叶变成了三只手。“伐”为“ ”,以戈斩人,《说文》讹为“ ”,戈离开人首,失其斩意。“须”“ ”,象人颔下有鬚,篆讹裂作“ ”,胡子离开了嘴巴。御、馭,“ ”执杵椎埋人为祭,后者执鞭策马“ ”,二者同音,许氏误以御为馭,二者互换。

除上述外,后世无原则乱造的字也不少,如凤凰的凰,凤原是象形字,为了更易为人识,加个凡声,以区别于其它鸟类,变成含声象形字。凤凰原写为凤皇, 也有人写为“”,但不知什么时候,又写为凰了。大约人们觉得合理,于是长期以来变为凤凰了,凤原是凡声,就有些出格,凡是声符,不应盖在鸟身上,同时也 少一横,使人不知其所以。凰就更无道理了,几既非形(鸟),也不是声(皇才是声),算什么?模糊,许多人写作糢糊,糊是浆糊的意思,从米。模一般作楷模 解,有时音作mu,“模子”也是模型的意思,变为糢,从何说起?大约也和凤凰一样?糢字成了畸型了。

上面的例子举不胜举,不要说古代的讹变,后人们的乱写,就仅以隶变来说,其涉及的面就宽的很,字的原意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是不知来源的一些符号,老 汉字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有人说,通过解释也容易学,上面这些字怎么解释?况且汉字90%以上是形声字,声的部分只是标音而已,如何解释?保留的结果,是 像清末以来人们想遗弃它,是尊重老汉字吗?

4.先民造字的局限性

汉字到商周时代,如甲骨文、金文已大体接近成熟。所谓成熟,是说汉字的表现力和当时的社会状态,基本上能完成社会对文字的要求。形、音、意基本完 备,如笔划的简练,次序的景然,从内容看,大量的假借字,并已出现了形声字。据学者们估计,从汉字的产生、发育到商周时代至少已经过几千年,但商周是奴隶 时代,社会不够发达,那么其前的社会更不可能是发达的。因此所造的字,都不可能相当科学,有些字是很牵强的。如“賓”字,是象人从外入室“ ”(贝是后加的声符),缺乏必然性,为什么室内有人就是宾客呢?家里人不更常在室内吗?隶变后室内的人变成“ ”了,连人也不像了,何以为宾?“亮”上部为高省(即高省去口),下面是人(几)隶变后已失去人形,指人在高处,是说人在高处就亮。古人称天为苍天,不是 越高越黑吗?“昔”“ ”日下晒肉条,乾则弯曲为脩(肉乾)之形,晒肉需数日,古三日为昔,故为昔(隶变后把肉乾挪到日上),“乍”“ ”象衣领形,初作“ ”,示手拈针缝制衣领,以示开始。“初”也是用刀裁衣,开始之意,“失”“ ”,猪身上加一,示此豕已失云之意。庶“ ”,象在小棚下支釜为炊之形,以代表过这种简陋生活的人们——黎庶(下面原为火,后改为从,失原意)。“歸”“ ”,象以帚扫弓之状,以示战猎归来之意。厭“ ”,象犬口在棚下吃肉形,饜饱之意。后改为厌恶之厌,原厭字加食以为饜饱之饜。从饱到厌恶,适成反面,狗吃肉还能厌恶吗?等等诸如此类缺乏必然性,高明 吗?此外如妻,用手抢女作媳妇,嫌、妖等从女,有欠公允吧?

但我们不能苛责古人,在当时情况下,实物名词,较易表现,抽象词类,是难于表现的,这是历史所必然,古人能做到那种程度,确应说是难能可贵,作为过渡时期的文字,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时至今日,仍奉为金科玉律,不得超越雷池一步,就不一定合适了吧?

综观以上,汉字发展到今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几乎所有的汉字,都已失去了原来的形、音、义,汉字已非圣人所造了,也非古文化孕育之所。作为过渡时 期文字,先民确实做出了非凡贡献,它运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功莫大焉,但由于客观世界的变迁,按今天的要求,它却难以完成现代的任务,作为形声字,它 还没有达到完善境地,它没有到位,所以今天它不合格。现在予以整理,应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们即应理解初民条件,也应明白文字历史的进程,及时地予以完善整 理,使汉字能更好地为现在和未来服务,应是今天的责任了。

附件4

清末以来汉字改革的浪潮

鸦片、甲午战争后,中国已濒临被瓜分的危险境地。“师法西洋,自求富强”,开明的知识份子认为,国弱由于科学落后,落后由于教育不兴,不兴由于汉字太繁难。汉字改革是在民族危亡背景下提出来的,终于波澜壮阔形成个气势蓬勃地汉字改革浪潮

1、切音字运动

清末从1892年卢赣章提出《一目了然初阶》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止,二十年间,先后提出的改革方案多种多样。有汉字笔划的假名系;速记符号的速记系;拉丁字母的拉丁系;草书笔划的草书系;篆书笔划的篆文系;中文数目字式的象数系;意音兼赅的意音系;以及不属于任何单一形式的杂系。几乎应有尽有。许多方案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行。其中以假名式方案最多(24种),推行也广,形成切音字的主流。如王照的《官话字母》在袁世凱的赞助下“先后推行于十三省境,出书六万册”。卢赣章的《一目了然初阶》,《中国切音新字》曾在“厦门民众中流行很广”。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重订合声简字》在两江总督端方的支持下,“很快普及于江宁,江浙一带通晓者甚多”。1908年那拉氏曾召见劳乃宣,“做出了支持简字的姿态”。在此期间各地办的报刊、传习班等也不少。如王照在北京创办的“官话字母义塾”,保定的“拼音书报社”,北京的《拼音官话书报》,劳乃宣在南京举办的“简字半日学堂”,赵炳燐等在北京成立的 “简字研究会”……其间也曾引起南北音之争。

2、注音字母运动

民国元年(1911)辛亥革命后,立即召开了中央临时教育会议,研究文字改革问题。但此前在各种方案推行中,特别是在《官话字母》的北方音和南方方言方案的争论中,大家已经明白,国语不统一是拼音文字推行的一大障碍,因此在当时的会议上提出了“采用注音字母案”。并于1913年成立了“读音统一会”。一个多月后形成了“记音字母”,在“记音字母”外又指令搜集了一些简单的古汉字,从中选出一套不易和通用汉字相混的符号作为“注音字母”1913年 3月讨论通过,1918年11月公布使用,1920年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国民学校,将初级小学国文改为语体文,规定教学字母,统一国语读音,其后形成了推行注音符号的热潮。

3、国语罗马字运动

1918年钱玄同发表了《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提出汉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的看法,促进了人们对汉字的关注和讨论。1923年讨论达到高潮,《国语月刊》出版了特刊号“汉字改革”特刊上发表了赵元任的《国语罗马字研究》。同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召开第五次常年大会,提出了“请组织国语罗马字研究委员会案”,不久成立了“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决定通过“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同年11月公布。1928年再由教育部(后改大学院)9月26日正式公布。原方案是以独立文字而制定的,但由于一些人的反对,始终未得推行。其后产生了“拉丁化新文字”,二者曾展开过激烈地论辩。

4、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拉丁化新文字”是由瞿秋白留苏期间在当时苏联拉丁化运动的影响下写成的《拉丁化中国字》。经他再度去苏后和吴玉章及苏联汉学家等共同研究修改写成了《中国拉丁字母》草案。1931年在苏联各民族新文字审议委员会通过。同年在海参崴召开了“中国新文字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文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在华侨中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扫盲的拉丁化运动。

1933年12月鲁讯和蔡元培等680多位知名人士联和发表了《我们对推行新文字的意见》。他说:“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我们必须教育大众组织起来解决困难。但是教育大众的工作,开始就遇到了一个绝大难关。这个难关就是方块汉字”1934-1937三年间,先后在上海、北京、天津、太原、开封、重庆、昆明、汉口、长沙、南京、无锡、宁波等地成立了七十多个新文字研究团体。在此期间出版书籍六十多种。(二十万册以上)期刊三十多种。还有四十多种报刊和杂志登载过提倡拉丁化的文章,或出版专号。有37种刊物采用拉丁化新文字的报头。

1932年传到了转战南方八省的新四军,其后普及于新四军。

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48所难民收容所举办了一百多个难民新文字班。

1938年1月,“陕甘宁边区新文字促进会”成立。并创办了刊物。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同年10月“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成立。推举毛泽东、吴玉章、徐特立等为名誉主席团。建议政府宣布“边区政府在法律上给予新文字合法地位。凡是写报告,递呈子,记账、打收条、通信等用新文字跟用汉字在法律上有同等效力”。并宣布边区政府的法令、公告等主要文件,一律一边印新文字一边印汉字。拉丁化运动在解放前就已掀起高潮了。

建国后的第十天1949年10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吴玉章在成立会报告中说“中国文字必须改革,这是多数研究中国文字和从事中国教育人们的共同意愿”。又说“该会成立的目地是系统研究和试验文字改革的办法”。

1952年2月5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成立。马叙伦传达了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形式应该是民族的;字母和方案要根据现有汉字来制定”。

1954年12月23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吴玉章指出,过去文字改革工作停留在研究工作上,今后要走到人民中间去。1958年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其后更广泛地在全国宣传办报推广。可见中央对汉字改革的热情和支持。从目前说“汉语拼音方案”方案仅在小学教学中应用并在字典中标音,从汉字改革方面看进展不大。1986年改“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为“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其后虽也有人提出过改革方案或办法,但都未得到试用,从目前看,再提起文改,似已无人知晓了。

附件5

西方拼音字不是高级文字 它向非拼音方向发展

清末以来的汉字改革,认为西方的拼音文字是先进的,所以改革方案多是拼音的。其后的改革者又迷信于西方的“文字发展规律”,认为拼音是所有文字發展的最後階段,是最高級文字。但近年科学的发展,证明拼音字不是最後階段,它在向非拼音方向发展。研究者也证明,西方复音语在向单音方向发展,语法也在逐步简化。

据介绍,西方的“文字发展规律”說文字是由象形、形意、意音、音节、拼音等阶段发展而来的。拼音字是最后阶段,所以也是最高级文字,说这是全世界所有文字的发展规律。汉字是形声字,应是意音阶段,所以汉字是落后的,它未来必须走向拼音。这是真的吗?我认为,靠不住。

一、西方拼音字在向非拼音字方向发展,它不是最后阶段

西语是复音语,语词以复音为基础。科学发展了,事务繁多了,复音再复音,一个语词占用很大篇幅,太啰嗦,字体拖长也不易识别,于是用首写字母为代表把语词的首写字母连接起来,组成缩略字。如UN代表UHICED NATIONS――联合国。I.O.C代表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国际奥委会。但我们知道,西语多是一词多义的,如R.A.M是由royal academyo of musie而来的,它可译为皇家音乐学院,但其中的Academyo可译为学院,也可译为学会或协会,凭这几个字,到底应是学院、学会,还是协会?是无法肯定的,而Royal更不一定必译为皇家,再如F.A.O——联合国粮农组织。其中的Food除粮食意义外还有食品、滋养料、资料、材料等意义。那么,不能理解为联合国农业食品组织,农业资料组织或农业材料组织吗?但不能。为什么?它是内定的,必须是粮农组织。事实说明,它不是凭语言文字可以理解的,而是要按它特定意义来理解的。所以它是特定代号,是新造的文字。只有按照它的特定规定才是它的真正意义。这些是日常用语,人们是熟悉的,一般,人们不会发生误解。如果是专门术语,如化学、物理、生物、天文等等就更是特定符号了,语词离日常用语渐远,将是生疏的,不通过字典是很难知晓的,于是《化学大辞典》《物理大词典》、地理、历史、人名等等离开辞典人们无法知道它的意义。这类代号已发展不少了。肯定的说,未来会更多。它们是新文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文字,几乎是脱离语言的一种文字,(与日常用语关系极少),它们是从语言(拼音字)演化而来的,但它们却無法遵循语言(很難切實),从内容看,它们越来越离开日常语言,也逐渐离开了拼音范畴,它们本身已不是拼音字,几个不相干的字母如何拼?它们存在于字典之中,运用于文章之内,它们是文字,但不是拼音字,它们是新兴文字,是科学发展的结果,是先进科学的产物。是今天、未来发展的前沿。它发展了,已是独立的文字,是非拼音的了。向什么方向发展?是向非拼音方向发展。它已是非拼音的了,还是拼音阶段吗?所谓拼音阶段是最后阶段是不现实的。

据研究者证明,西方复音语在向单音方向发展,语法也逐步简化。而这些正是汉语的特点,也正是形声字的特点。

.拼音字不是高级文字,很多方面不如形声字

所谓高级低级,应是以实用性为主的,在实用上很多方面拼音字不如形声字:

1、准确性不如形声字

拼音字只用“音”来表示字意,它是单项的,准确性小。形声字除了“音”外还有个“意符”,它是双项的,这就增加了表意功能,在表示字意上准确性高。古书上的汉字,有时尽管不知它的音,但也能懂它的意,原因是有个意符。拼音字就办不到。一个字不管放在哪里,都应被认出来,这是对文字的最低要求,拼音字也难。如“ju dou”请认一认?形声字则是明确无误的,“菊豆”,形声字准确性高。

2、理解力不如形声字

汉字起源于象形,它是直观的,形符可帮助人们理解字义。现在虽然已是符号了,但仍具有形体痕迹,如日、月、牛、羊,虽然它不像了,但人们仍能体现它的形像,一撘眼就能知道。拼音字必须通过音反映给大脑,经大脑翻译出意义,最后才能理解出字的意义。形声字是直接的,形象的,具体的。拼音字是间接的,抽象的,虚无的。所以美国人能用汉字治失读症。日本人通过实验,证明用汉字理解字义快,用假名理解字义要慢的多。

3、易识性不如形声字

主张拼音化的人对汉字方块形式是深恶痛绝的。其实方块给汉字增添了不少功能,它是汉字的辉煌之一。首先是它的易识性。古人有“目下十行”之说,是说读汉字书可以速读。它所以能被速读,方块实具很大功劳。方块,实质是文字的结构形式。它使一切笔划集中在一个点上,一目之下,可窥全豹。拼音字是连摆式的,把音素摆在不同位置上,字母多时要移动眼球,如果是两个以上音节,还必须找清音节的界限,如下图。

   结构式              连摆式

米米米米      ↓↗→↘↑↗→    ↘↓↗→↘↓↗→↘

     满面红光      m a n m I a n     h o n g g u a n g

结构式内容在一个位置上,连摆式则分布在多个位置上。形声字的易识性是显而易见的。

4、功能性不如形声字

形声字可以以简御繁,以少胜多,拼音字则不能。形声字是以词素为本,并且它发展锻炼了词素,使语素越来越少(请参看附件10),另一方它的词汇是相当丰富的(据唐兰先生估计汉语有一百万词或两百万)。假如是三千个词素(汉字常用字),3000乘3000只是二音词就可组成九百万语汇,所以是丰富的。

相反拼音字的语词数量则是越来越多的。过去西文字典,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少于五万字,现在更多了。而在科学用语上发展了很多辞典,总计不下几十万词。远远高于汉字数量。如果汉语拼音化,势必以语汇为单位,一般汉语词典(语汇)都不下六万词,但也只能是日常用语,其它古汉语及科学用语都不包涵在内。形声字字数少,用起来丰富;拼音字字数多,用起来贫乏。常用字形声字三千,拼音字至少三万;语汇,拼音字最多六万,形声字是无尽藏的。

5、耐久性不如形声字

形声字是以词素为单位的,拼音字是以语汇为单位。词素是语言要素中变化最小最慢的要素,语汇则是变化最大最快的一个。前者能持久耐久,如日、月、牛、羊,三千多年了,不变。语汇则不然,转眼即变。如解放初期的土改、斗争、坦白、镇反,现在没人用了。下海、开放、下岗、分流等等又在新生。所以前者可以纵横千古,后者则瞬息即逝。

6、通用性不如形声字

形声字不同语言的国度都可通用,因为它是表意的,具有形符,如日本、朝鲜,过去就曾使用,现在仍在使用。国内的方言,各地语音不同,但都可通用。拼音字办不到。它不但不同国度不行,不同方言不行,就是不同行业,也不大相通(指专业用语)。因为它必须追求音的准确性。

7、灵活性不如形声字

拼音字必须以语汇为单位(所谓词儿连书),否则它无法区别同音词。以词汇为单位就不如以词素为单位的形声字灵活多变。词素在运用上它随时随地地制造新词(语汇),词素之间可任意组合,如落霞、孤骛、秋水、长天,是语词,也是诗画,只有在词素的情况下才能造得出。如果是语汇语就造不出这样词句了。语汇是固定的,像日语那样,虽然它同样使用汉字,但它以固定语词为单位,显得呆板不灵。

8、简洁性不如形声字

西方长龙文字难写难认,已使西方人苦不堪言。如“表面绝缘电流”为pderflackenrsolatiansslvom,汉字如拼音化,势必蹈其复辙。形声字的汉语,四个字就可组成个小故事(成语),西文办不到。中外文相同内容的译本读物,中文永远是最薄的。形声字是简洁的。

9、艺术性不如形声字

望文生义是汉字的特点。它除了把复杂的意义很自然地收容在一个方块之中外,它还具情感并具有艺术性,如扌、辶我们知道它是具有动作意义的,美妙、芬芳、狰、狞、崔、巍从中会感到善恶与美丑,这些是拼音字作不到的。汉字起源于图形,每个字就是一幅图画,后世虽多次变革,原形消失,但毕竟是一脉相承,字里行间,总有画的感情。在大小篆时,如鸟、兽、虫、鱼,其形态的逼真,先民刻写的工力,始终是后代的楷模。魏晋以后转为行草,然其风韵魅力,仍存贮于笔墨之间,不但中国人,外国人不识汉字者,也奉为艺术珍宝,这更是形声字的独特风格。

10、电脑运用上不如形声字

七十年代前,西文以电脑运用快速相标榜。有人甚至指出,电脑的产生,就确定了汉字的必然消亡。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汉字编码的兴起,在电脑的操作上,不但赶上,而且速度超过了拼音字。从未来长远看,拼音字更将落后。形声字不单过去能广为适应,在科学昌盛的未来,经整理后的新形声字将能更好地大显身手。(对此澳大利亚卢遂现博士有论述。请参看《汉字文化》1981.1期)。

11、科学性不如形声字

汉语,罗辑性强,概括性高,容量大,能适应任何新生事物和变化。这里形声字是起到很大作用的,可谓相得益彰。如十进位的称数法,亲属间的称呼等等,只是几个字就把互相间的关系指的清清楚楚,上下能说出多少层次的数目和辈分。西方拼音字就很难适应。

形声字适于科学发展,也是由于它的简洁(单音、单义)确切,可以造出简单明了的任何语词,与汉语相辅相成。如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稍有化学知识的人,就会知道它是什么物质。拼音字的西语就不行,一个名词拖了很长,没办法造了个RNA、DNA。它们是什么物质?从字面很难看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字面也看不出来。汉字的核糖核酸与去氧核糖核酸则是清楚的,后者比前者缺氧。汉字的名称没有离开语言。RNA、DNA已离开现有语言了。

未来的世界将是科学世界,文字主要为科学服务,而不是过去的吃、喝、拉、撒、睡那些了。形声字可很好地为科学服务,它优于拼音字。

12、熟练性不如形声字

形声字词素――常用字只有三千多点。在笔下眼下经常出现,所以易于熟悉。老汉字难学,但一但学会,终生难忘。就是因为它字数少,易于熟练。语汇语(拼音字)语词多,至少几万,如果是科学用语就更多了,在笔下眼下同样用,频率就少。几千单位和几万单位比,至少差十倍。所以形声字易被熟练,而拼音字却很难。一般人学拼音字,几十个字母,几天就可学会。但写了放在那里,过几天连自己也不认识了。原因是熟练性不行。文字是靠形来认识的,每个字要有个特定的形,而不是靠拼音来认识的,对形的熟就要靠阅和写的次数来确定。熟悉三千和熟悉三万是不同的。拼音字易学但不易用,形声字学略难些,但用却方便的多。

汉字整理建议(一)
汉字整理建议(二)
汉字整理建议(三)
汉字整理建议(四)
汉字整理建议(五)
汉字整理建议(六)

作者简介:
千里老先生,原名陈家骥,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离休干部。一九四六年开始研究汉字改革,至今六十余载坚持不懈。并制定了以形声为主的汉字改革方案。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