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汉字构筑的文化窗口,展示久远的华夏文明之根——评《汉字文化大观》的价值
《汉字文化大观》(以下简称“《大观》”)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部巨著由国内各界四十多位资深专家、学者精心编纂,其出版是汉字文化学界的一件喜事,是当代汉字学研究的圭臬,也是文化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在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今天,经过修订的《大观》的出版体现了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意义尤为突出。
一、打开汉字构筑的文化窗口,顺应文化兴国的思路
当前社会,人们前所未有地重视如何保护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语言的书写符号是文字,语言文字既是一种文化类型,又是其他类型文化的表达载体。几万汉字的形体与字义内涵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窗口,将抽象的文化信息变得具体可见;同时,这些文化积淀、凝固于汉字载体,才能得以薪火相传。
当前,社会上打着“汉字文化”旗号而谬说汉字的情况有泛滥之势。例如某些所谓的“俗汉字学家”解释“婚”的造字本义是“男女爱到昏天黑地就可以结婚了”,完全扭曲了“婚”中所包含的汉民族民俗文化与宗族文化,这种强解、滥解汉字文化的情况对中国文化母体是一种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能正本清源而又雅俗共赏的权威著作,告诉民众真正的汉字文化是什么?《大观》的推出应需而生。
《大观》面向中级文化水平,在借用汉字载体整合中华文化方面,覆盖面广,知识丰富,几乎涉及到了汉字文化的所有重要方面,展卷则汉字所关联的文化现象和文化精髓毕现。不管是汉民族还是其他民族人员,都可以借这个窗口看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人思维方式中独特的民族性特点。
例如,《大观》从民众最熟悉的衣食住行中的汉字文化说起,谈到了姓、氏、名、字等用字文化以及汉字避讳文化;进而扩展论及民俗、婚姻家庭、服饰、烹调、医疗、建筑、交通、地理等领域中的汉字文化;再从身边的汉字文化现象过渡到了解与社会相关的汉字文化现象,如汉字与传统意识,与家族宗法制度,与刑法、军事、职官,与经济、手工业等的关系;又从具体的物质生活、制度生活扩展到抽象的精神文化生活,谈到了汉字与书法、篆刻、对联等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谈到了审美层面的汉字与文学、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之间的文化关联(如“乐”字的释义,加深了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特点及陶冶功能的深刻认识),这些内容的介绍大大提高民众的审美水平。
汉字文化渗透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大观》对汉字文化的执要说详,鲜明地展现了华夏文明之辉煌。
二、以汉字文化为突破口,顺应世界文化大交流的趋势
《大观》详细介绍了汉字与各兄弟民族文字之间的关系(借用汉字、效法汉字、译音和借用汉字等),还介绍了汉字在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传播路线及其对当地语言的影响。其中,汉字与女书关系的介绍更具文化上的神秘感。
这些介绍从历史上爬梳了汉字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使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使用汉字的华人产生一种同源同宗的亲近感,使受过汉字影响的其他民族的读者产生一衣带水的文化相近感。在国际交往中,汉字文化成为所有使用或接触过汉字的人的共同的交流话题,加深了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体现了世界文明的交融性特点。在这方面,《大观》的出版必将发挥其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
三、有助于民众理性看待当前汉字领域有争议的问题
当前,汉字问题被社会各层面广泛关注。一百多年来,关于汉字的争论不绝于耳,有两个声音值得关注:一是提出汉字的拼音化,极端的观点是要彻底消灭汉字,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声音基本消失;二是恢复繁体字,较理性的提法是“识繁写简”,较极端的是以弘扬文化的名义取消简化字,全面恢复繁体字。另外,社会上还存在商标、地名、人名、科技等方面的用字规范以及汉字印刷字形统一等方面的争议。
这些关于汉字问题的争议根源于汉字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汉字的任何一项改革或规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众的生活,因此在媒体上出现关于汉字的百家争鸣是很正常的,不过,这里声音中有些是偏颇的,主要是因为对汉字的特点、职能了解得并不全面,对文字改革与汉字历史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大观》在“华夏书同文”部分详细介绍了汉字的规范、注音、简化等文字管理和改革的原则和方法,并向民众展示了大陆通行的简化字产生的历史背景,展示了汉字书写工具的简便性、字理的科学性、内涵的文化性以及汉字使用的约定俗成性四方面之间复杂的矛盾纠葛,并介绍了众多专家在汉字改革过程中为协调这四方面之间的矛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这些介绍让人们既了解了汉字规范与汉字改革的必要性,同时也看出其存在的不足、缺点以及走过的弯路,有助于人们客观、公正在看待当前的文字规范工作。
四、着力解决汉字文化学研究中的三大贫乏,是当代汉字学史的一个阶段性大总结
《大观》的“汉字文化学简论”一文提出了当前汉字文化学研究中的三大贫乏:理论思维贫乏、概念模式贫乏、方法论贫乏,而《大观》的编纂则着力解决这三个问题。
《大观》以汉字文化为核心,全面系联起汉字学的相关研究,是当代汉字学研究成果的大集合、大展示,是对汉字学近几十年研究的总结,是当代汉字学史的一座里程碑。
在内容方面,《大观》涉及汉字学的方方面面,不但将汉字本体、汉字文化与汉字应用三个研究平面紧密结合,还将汉字形音义演变史与汉字的教学、计算机处理、规范等当前应用紧密结合,体现了学科覆盖面的广泛性。
在理论思维上,《大观》厘清了汉字与文化的统一性和矛盾性关系,界定了汉字文化的界域,提出了汉字文化研究中的历史观、群众观和科学观。这些介绍是得当的,结论是可靠的。
在概念模式上,《大观》集中了几十位国内一线学术权威和专家,将他们所在的语言文字学、文化语言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中最成熟的概念体系展示出来,围绕“汉字文化”这个中心点整合在一起,体现出汉字文化研究的交叉性特点。
在方法论方面,《大观》全面体现出了经验方法所侧重的考据思路、历史方法所看重的古今演变思路、结构方法所看重的文化结构处理和分析的思路;此外,《大观》中还包含了比较文字学的研究思路,把汉字放在世界文字文化的大框架中进行介绍,不但涉及了汉字文化圈,还涉及了与兄弟民族文字、与西方文字文化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在方法论上,《大观》还特别重视对汉字文化研究工具和研究手段的介绍。书中全面介绍了汉字的研究与应用方法,例如汉字心理、汉字数理统计、汉字计算机处理、工具书编排等。其中,计算机的编码是汉字文化在新时代传播最重要的工具;汉字的心理学研究巧妙地将汉字的文化内涵与人的心理反映与思维机制结合在一起,对汉字文化的感知规律对汉字教学大有帮助;汉字的工具书排检法,特别是按意义和部首编排,其实是将汉字文化进行了分类,如《说文解字》中的“马”部字,根据马的颜色、岁数、体态、动作、神态、驾驭和使役、乘骑等类别共收120字,仅就颜色分就有:“骓,马苍黑杂毛;骃,马阴白杂毛黑;骠,黄马发白色,一曰白髦尾也;骝,赤马黑毛尾也;騩,马浅黑色……”等等,较全面地反映了上古农耕社会中关于“马”的文化信息。这些介绍都体现出汉字文化研究手段的前沿性。
五、对汉字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汉字是母语和二语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大观》不但全面介绍了汉字的构形、构词、字族、标音等本体性教学内容,还将大量现代生活中的基本汉字的文化信息考证类聚起来,形成一部趣味性、多样性及丰富性特点鲜明的文化资料集,建立在对这些汉字文化全面了解基础上的汉字教学,将更充实、更生动,教学效果将大幅度提高。
总而言之,《大观》对汉字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其内容博大精深,其体系严密完整,其解说执要说详,其风格通俗易懂,不但是汉字研究,也是汉字教学、语言文字政策制订的重要参考文献。此次修订不但改正了原版的一些失误,同时改写、增写了很多内容,适时反映出汉字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书前新增加的笔谈、书后的新增的名词术语索引,都使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检索的方便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得向社会广泛推介。
(本文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文学院)
2010-05-07 人教网
《汉字文化大观》
汉字文化笔谈
汉字文化学简论
汉字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汉字的性质和汉字文化
谈汉字与文化的互证关系
仓颉作书今说
独立·变易·中庸·和谐
《汉字文化大观》正式出版发行
美丽的汉字值得我们一辈子去体味
汉字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汉字:透过历史看当前
打开汉字构筑的文化窗口,展示久远的华夏文明之根
权威 全面 通俗 实用
汉语教学的良师益友
汉字文化学的奠基之作
浅谈文化对字体发展的促进及汉字的应变性
读《汉字文化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