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汉字:透过历史看当前——写在新版《汉字文化大观》出版之际
近日欣闻《汉字文化大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原名《中国汉字文化大观》,由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三位先生主编,数十位学者执笔,内容涉及汉字文化研究的方方面面,举凡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历史、汉字的性质、汉字的改革与规范、汉字的传播、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汉字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皆有介绍和讨论。该书之定位,在于普及与研究并重,雅俗共赏,所以读者一册在手,可以对汉字文化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知。此次再版,内容上的改动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正文各部分内容由原作者进行修订和补充;在书后增加“主要参考文献”和“名词术语检索”,大大增加了本书使用和查检的便利性;在正文前增加“汉字文化笔谈”一节,约请何九盈、曹先擢、王宁、胡双宝、张猛几位先生各著一文,以“笔谈”的形式对汉字文化研究中的一些宏观理论问题进行讨论。
《汉字文化大观》初版的问世,自有其时代背景。据新版“主编的话”说明,该书实际编撰时间为1990年4月,距今恰好整整二十年。二十年前,正是国内“文化热”盛行之时,受此潮流影响,学者们开始关注语言文字的文化研究。诚如王宁先生所说:“语言学从本体论(探讨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发展到文化论(探讨语言系统及其内部诸要素与外在文化环境的关系),无疑是一种进步,它使人类对语言的认识和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同时加深了。”(《汉字文化笔谈·谈汉字与文化的互证关系》)有关汉字文化的研究文献大量出现,或挖掘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或讨论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或从文化的视角探究汉字的方方面面。汉字文化研究成为一个热点,有的先生进而主张建立“汉字文化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中国汉字文化大观》的出版,可以说是应运而生,是时代之声。时隔二十年的今天,此书“重装上阵”,仍有其重要价值和意义。重读《汉字文化大观》,揆诸现实,就当前文化中的汉字和当前汉字中的特殊文化现象,略申己见。
人们总喜欢展望未来,汉字未来将如何,我们难以下论断。但我们观察到,经过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汉字所处环境的一些变化趋势,似较以前更为清晰明显。由此带来一些文字现象,值得关注。
一为文字所处文化环境的改变。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它弥补了语音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局限。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汉字一直是我国社会存储信息、传递信息的最佳媒介。随着近年媒体的高速发展,声音影像充当主要信息媒介成为一个趋势。文字虽然仍不可缺少,但人们日常的文字阅读量和阅读意愿已经受到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已经明显不愿意阅读大部头书籍,而更愿意接受“短、平、快”的声画语言,他们对书面语言的敏感度下降,但是对图像信息的解读能力要优于他们的前辈。或许正如有人所说,现在是一个“读图时代”。在这种环境之中,汉字将受到何种影响?这或许是汉字文化研究者需要关注的一个课题。
二为文字载体的变化。
当前的时代是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受益于国力的强盛,汉字的影响力向世界辐射,受益于信息媒体的发达,汉字使用范围、使用频度迅速提高。另一方面,文字载体的改变导致汉字与书写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
书写工具和载体是影响文字字体的重要因素。试看甲骨文和同时代(殷商中晚期)青铜器上的铭文即知。由于在坚硬的甲骨上刻划不易,甲骨文更为草率、简易、方直,铜器文字中大量涂抹的块状形体在甲骨文中都被直线条所取代。另外,书写载体改变了很多汉字的基本形态。象形汉字本是对客观世界事物的描摹,但汉字系统中大量象形字在书写过程中被竖立起来,这是因为日常书写的主要载体为竹简,竹简为长条形,由上向下写,横向的文字与这种纵向的书写空间不和谐,必然被调整为纵向书写。由于商代铜器铭文相对于甲骨文来说具有一定的“保守性”,部分铜器铭文中的字还保留着较原始的横向书写的形态。
象 | 马 | 犬 | 豕 | |
铜器铭文 | (祖辛鼎) |
(马戈) |
(戍嗣鼎) |
(庚豕父乙觯) |
甲骨文 | (10222) |
(佚980) |
(5663) |
(10228) |
《汉字文化大观》专设一节“文房纵古今”来介绍汉字书写的工具和载体,纵观数千年来的汉字历史,书写工具和载体的变化其实不大,不管用刀具在甲骨上刻划,还是用毛笔在纸张上书写,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通过在物体表面产生痕迹来制造可视符号。但在电脑、网络普及的今天,情况似乎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用笔来书写文字的情况渐趋减少,完全通过敲打电脑键盘来“写字”将成为使用文字的主流方式。文字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在电子载体中,使用者本身并不将文字符号书写出来,不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创造”,而是直接发出指令调用已有的符号形体,使用者不能影响、改变文字符号的形态。此种文字载体的变化,为亘古以来所未有之事。它完全颠覆了文字使用者和文字之间的关系。这将对汉字的未来造成何种影响?目前尚不能给出完整答案。但是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汉字载体的电子化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时间凝固”,手写变异情况减少;汉字载体的电子化将带来文字书写能力的弱化。文字书写能力的弱化,可能会导致“提笔忘字”,从而带来新的手写变体,这和前者正好是矛盾的。不过,很显然,在书写电子化的趋势下,文字的手写变体将只会停留在个人书写层面,难以进入社会通行层面。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汉字或将整体保持一种“停滞”的状态,除非文字政策发生变化。
但与此同时,网络时代在“用字”上出现了一些局部的奇特现象。一些早已经“死亡”了的汉字,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在网络上热闹一时,例如“囧”、“槑”、“烎”等。这其实反映了网络人群追求新鲜、标榜奇异的心态。我们认为,大多数类似的热闹都只是喧嚣一时,不能长久。
从汉字的发展来看,汉字理据的破坏和重构,自古以来即有。汉字理据的破坏,意味着原先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的弱化、消失。汉字理据的重构,则说明被重新赋予一定的文化信息。例如,“灭”字甲骨文作或,像以扇扑灭火焰之状,像扇形[①]。后人不晓形之意,遂因形近而讹写为“戌”,整个字写成“烕”,于是该字理据淡化,原字构造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被破坏。但在《说文解字》中,许慎根据小篆字形对该字理据进行重构,其文云:“烕,灭也。从火、戌。火死于戌,阳气至戌而尽。”若以字的初形来看,许氏的说解自然是错误的。但《说文解字》自成系统,前后照应,它对小篆字形的分析往往是一种理据重构,反映了当时的汉字文化观念。试看《说文解字》中对相关文字的解说:“戌,灭也。九月阳气微,万物毕成,阳下入地也。五行,土生于戊,盛于戌。从戊,含一。”“咸,皆也。悉也。从口、从戌。戌,悉也。”汉代阴阳五行观念盛行,直接影响并反映在汉字的结构分析中,当时人认为“戌”意味着阳气之终尽,故“戌”在构字时有“终尽”意,有“周悉”意。类似“烕”字的这种理据淡化、继而理据重构的现象,在汉字发展史中较为多见。因此,文字的理据破坏、理据重构,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但上举“囧”、“槑”、“烎”等网络“红”字的情形又与汉字发展史上“烕”等诸字不同。首先,“烕”的理据重构是以意义不变为前提的,即字义本身保持原样或沿着正常的引申途径变化,而“囧”、“槑”、“烎”等字在网络上的应用,完全忽略了它们本来的意义和用法,抛弃了文字的历史传承性。其次,网络人群在使用“囧”、“槑”、“烎”等字时,本质上是把它们当图形符号来使用,而不是文字,难以在语言系统中找到它们的位置。正是基于这两点,我们认为这些网络走红的怪字大多数生命力不会长久,将是昙花一现。其中只有“囧”字值得关注,最初人们在网络上使用它时,是单纯把它当作一个表示“愁眉苦脸”的图形符号而不是文字来对待的,碰巧的是,这个字的读音又和“窘”字相当,这就使得它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目前,它的使用范围要比其他同类广得多,甚至出现在一些正规报刊中。今后,“囧”字的理据重构和新用法是否能被正式承认,能否被时代接受,有待于时间的检验。毕竟,文字的本质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意义符号,文字的命运将由大众来决定。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100024)
[①] 林沄《琱生三器新释(中)》,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_id=285。
2010-05-07 人教网
《汉字文化大观》
汉字文化笔谈
汉字文化学简论
汉字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汉字的性质和汉字文化
谈汉字与文化的互证关系
仓颉作书今说
独立·变易·中庸·和谐
《汉字文化大观》正式出版发行
美丽的汉字值得我们一辈子去体味
汉字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汉字:透过历史看当前
打开汉字构筑的文化窗口,展示久远的华夏文明之根
权威 全面 通俗 实用
汉语教学的良师益友
汉字文化学的奠基之作
浅谈文化对字体发展的促进及汉字的应变性
读《汉字文化大观》